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近日,由浙江工业大学教育考试与评价研究中心袁旦研究员撰写的学术专著《新高考政策评估研究 —— 来自试点省份的探索》引发了业内人士的关注,都认为,这是一部全新视角新高考政策评估之作。
据了解,这本专著于2024年12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是袁旦研究员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新高考政策影响大学生专业适应的机理、效应评估与完善对策研究(批准号:BIA210186)”的重要研究成果,由他一人独立完成。
△ 袁旦 资料图
该专著基于社会认知生涯理论、院校影响力理论构建了理论分析框架,从学生的“专业适应性”这一独特视角出发,重点聚焦高考促进高中—大学教育衔接的功能发挥,对自2014年启动的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政策的实施成效进行了全面评估。评估内容涵盖了学生对新高考政策认同的现状、新高考政策认同对学生专业适应性的影响机制,以及政策认同在学生入学前后的调节作用等多个方面。
在研究方法上,专著以定量研究为主、定性研究为辅,是一部研究新高考政策实施成效的最新学术著作。其不仅有助于丰富我国高考制度及其改革背景之下更具本土特色和意义的学生发展理论体系,也为新高考政策的优化和高考改革的深入推进,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证基础。
《新高考政策评估研究 —— 来自试点省份的探索》具有三大显著特色。其一,学术视角独特。该专著突破了以往主要从政策分析或是对高中教育影响展开高考政策评估的传统研究路径,转而聚焦高考应发挥“促进高中—大学教育衔接”功能展开,以经历新高考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从专业适应性这一特殊视角进行分析。
其二,内容架构新颖。专著以“问题导向、理论支撑、因果探究”下的实证分析为主要研究策略,在文献和理论的基础上,围绕三组研究问题、设计两条研究主线、展开四个子项研究,层层递进评估新高考政策实施成效,逻辑严谨,条理清晰。
其三,数据翔实可靠。该专著通过大样本调查获得详实的一手数据资料,并运用统计学分析方法深入探讨了相关因素间的因果关系,其研究结论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为优化高考政策、助力高考改革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实证支持。
袁旦研究员的这部专著,不仅是新高考政策评估领域的一部力作,也为教育研究者、政策制定者,以及关心高考改革的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和借鉴。随着新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相信该专著将在推动高考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
袁旦,南京大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浙江工业大学教育考试与评价研究中心负责人;现任浙江工业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曾任浙江工业大学健行学院执行院长、健行书院院长,浙江工业大学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主任、教务处副处长,浙江工业大学发展规划处副处长、省部共建办公室副主任等;目前兼任浙江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国际胜任力培养专业委员会会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政策与管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近年研究兴趣为基于学生发展理论的创新人才贯通培养(定量研究、混合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攻关计划规划重点项目、浙江省软科学研究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承担浙江工业大学“两个基地”研究重点委托课题等。以第一或唯一作者在《中国高教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复旦教育论坛》《中国高等教育》《中国大学教学》等CSSCI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专著1部。曾获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浙江工业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
(责任编辑 吴文建 陈显婷)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