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编辑 占尘雪 通讯员 成睿)0-3岁婴幼儿的发展和托育,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抚养者与婴儿互动对婴儿发育有什么作用?睡眠与婴幼儿身心健康关系如何?孤独症患者如何早期筛查?我国普惠托幼服务的现状、问题与前景如何?驱动婴幼儿学习的动力是什么?……5月17日,正值全国托育服务宣传月之际,杭州师范大学举办第三届婴幼儿发展与托育国际学术会议,来自中国、法国、英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的300多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汇聚杭师大,共同探讨、交流新时代婴幼儿发展与托育研究问题,共商推进婴幼儿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政府有关部门、托育机构代表、期刊单位代表、托育产业负责人以及相关专业学生等近千人参加开幕式并聆听了主旨报告。
本次会议由杭州师范大学和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主办,以“托育质量提升与婴幼儿发展”为主题,设置了儿童早期发展与保育支持、婴幼儿脑智发育、婴幼儿托育政策研究、地方政府托育实践典型案例、婴幼儿托育人才培养、婴幼儿托育实践、婴幼儿产业融创发展、公益力量赋能普惠托育等8个平行圆桌会议。
会上,中国计生协党组成员、专职副会长,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姚瑛以“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科学育儿指导服务体系建设”为题,大会荣誉主席、杭师大教授李葆明“母亲养育照护促进婴幼儿大脑发育与认知发展”为题,法国格勒诺布尔阿尔卑斯大学教授奥利维尔·帕斯卡利斯以“婴儿对美丽面孔偏好:人类和灵长类的一致性”为题,英国兰卡斯特大学教授格特·威斯特曼以“好奇心:驱动婴儿学习的动力”为题,日本立命馆大学教授矢藤·优子以“婴幼儿照护、就业和未来:赋能亚洲低生育率社会”为题分别作了大会主旨报告。
在与会人员的共同见证下,杭州师范大学婴幼儿发展与托育研究中心揭牌成立。该中心是以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 (杭州师范大学婴幼儿发展与托育实验室)为基础,整合相关资源成立的集 “科学研究、政策咨询、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于一体的新型科研与实践平台。中心交叉融合杭师大心理学、教育学、护理学、脑科学等多学科资源,围绕“婴幼儿托育政策与人才培养、婴幼儿心理发展与健康促进、婴幼儿脑智发育与认知障碍、婴幼儿托育智能技术与应用、婴幼儿托育与产业融合创新”五个研究方向,积极探索婴幼儿发展与托育综合服务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努力为“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师大路径。大会共同主席、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杭师大教授赵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卫,首都儿科研究所研究员关宏岩,浙江省儿童医院主任医师邵洁等十位专家学者受聘为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成员。浙江元贝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敬刚,北京京学集团副总经理李玉荣、山东起跑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梅、曼安智能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宋星等8位托育产业界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士受聘成为研究中心产业教授,未来他们将参与中心科研及技术转化工作,通过产教融合促进杭师大与企业协同创新,推进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当天杭州师范大学与首都儿科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围绕婴幼儿早期发展研究、托育人才培养、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等领域,通过平台共建共享、课程共建、联合科研项目、双导师联合培养等方式,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助力我国婴幼儿托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提供创新支撑。
英文学术期刊Future Brain Science and Child Development《未来脑科学与儿童发展》也在当日发布。该期刊由杭州师范大学与北京科爱森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KeAi)合作创刊,鼓励从脑科学、心理学、医学、生物学、护理和教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角度,探讨对儿童正常发展规律和问题障碍的认识。李葆明教授、赵立教授受聘为期刊主编。
大会还同步发布了杭师大与杭小育智能体知识融合成果。“杭小育智能体”是杭州市卫健委在全国推出的首个婴幼儿养育照护主题智能体,将人工智能模型应用创新与服务数智化深度融合。杭州师范大学组织多学科力量,把具有杭师大特色的托育知识库融入其中,涵盖7门婴幼儿养育照护微专业课程,累计189个教学视频,近100个教学课件;托育园的优秀实践经验案例60余份,200余项专家观点、动态简报、蓝皮书、统计年鉴等托育学术和政策研究动态;10个国家和地区的67份托育法案、托育认证等权威资料,进一步丰富智能体内容和应用,有效提升“杭小育智能体”在托育园的应用,赋能托育从业人员照护能力,助力杭州乃至全国实现从“幼有所育”迈向“幼有善育”。
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杭师大充分发挥学科门类齐全,多个学科协同发展、交叉融合的优势,共同为婴幼儿发展与托育的人才培养提质赋能。此前杭师大已成功举办了两届婴幼儿发展与托育国际学术会议,发起“0-3岁儿童发展联盟”,启动“国际婴幼儿产学研融创计划”。学校形成了“婴幼儿+多学科”交叉融合育人态势,构建了以婴幼儿身心发展为中心,“医育结合”和“保教一体”为路径的一体两翼格局。
(责任编辑 吴文建 陈显婷)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