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周全 徐雅萍)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大学生常常面临学业、社交等多重压力,心灵的栖息地显得尤为珍贵。近日,值此第2个全国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之际,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精心策划了“心的一平米”手工创作活动,通过手作艺术引导学生探索内心世界,在创作中释放压力、疗愈心灵。
活动以“方寸间的治愈之旅”为主题,分为“巧手艺廊”“心灵手作”和“巧手驿站”三大区域,为学生打造了一场沉浸式的心灵之旅。
步入“巧手艺廊”,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情感的艺术空间。贝壳肌理画、烧驳画、石塑黏土等作品琳琅满目,每一件都承载着创作者的情感与故事。同学们驻足欣赏,感受作品背后的温度,在艺术中寻找共鸣。
在“心灵手作”区,同学们沉浸于漆扇绘制、沙画创作和珠串编织中。当指尖与材料相遇,时间仿佛静止,烦恼也随之消散。同学们专注的创作过程成为一场心灵的禅修,将压力转化为艺术的韵律,重获内心的平静。
“巧手驿站”也洋溢着欢声笑语。在彩绘心情标尺墙前,同学们写下对未来的美好祝愿;留言板上,一句“原来欣赏美真的能熨平心里的小褶皱”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快门声与签筒的轻响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温暖的心灵乐章。
作为学校“5·25”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的主题活动之一,“心的一平米”不仅是一次手工展览,更是一次心灵的探索与成长。学校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践行“让爱为心灵导航”理念,掀起“悦纳•探索篇”“悦动•携手篇”和“悦生活•心旅篇”三大篇章,先后开展校园心理情景剧、Surprise减压盲盒体验馆、泼水解压等30余场特色活动,已吸引超过4500人次参与。
从浸润式心理情景剧演绎到主题化心理游园体验,从自我探索、心流体验到艺术疗愈,从团队协作参赛到朋辈心理成长分享,一系列凝聚着师生共创心育智慧与人文温度的特色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多样化的心灵探索与多元体验。
未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将持续创新活动形式,深化五育融合育心举措,化“心理健康”抽象概念为具体行动,为青年学子打造更多心灵探索新模式,助力他们以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逐梦前行。
(责任编辑 吴文建 陈显婷)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