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编辑 邱彬鑫 通讯员 陈乐彦 唐瑶 卢嘉鸣 吴韦影)盛夏富春江畔,法治清风与红色力量交织。近日,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艺”路普法实践团走进桐庐秦渡、翰林、大洋坪等 5个未来社区,聚焦“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解码红色力量如何让矛盾化解既快又暖。实践团成员手持“走进未来社区,共探调解之道”横幅,在宪法宣誓墙前的合影,定格下“以法为基、以党为领”的调研初心。
本次活动由桐庐县司法局、桐庐县未来社区指导支持,浙工商杭商院人文与法学学院主办,校地携手解锁“党建+调解”的未来社区治理新路径。
秦渡社区:红色网格里的“八字准则”
秦渡社区调解室墙上,“细心、诚心、热心、耐心”的人民调解准则鲜红醒目。这里,党支部建在网格上,6名党员楼栋长化身“法治网格员”,记录着漏水、噪音等居民诉求。“3栋漏水纠纷,党员王师傅带物业、律师党员组成调解组,凭着‘诚心听、耐心讲’的准则,3天就定好了方案。”社区负责人指着共享法庭台账说道,党建让“各管一段”变“协同发力”,2025 年矛盾化解率达92%。
翰林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点的“红色联动”
翰林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点”公示牌前,老党员调解员吴肖杰手中的调解记录,记录着“红色联动”的力量。
“去年老旧小区漏水纠纷,涉及5户居民、3家施工队,是社区党委牵头,党员律师查法条、党员楼栋长入户谈、公安党员做见证,才啃下这块‘硬骨头’。”吴肖杰翻着手记里的党员参与记录说。党建引领让“各说各理”变成“共找解法”,该案例被评为桐庐县“党建调解优秀案例”。
实践团成员李颖听完深受触动,“书本上的《民法典》相邻权条款,在党员调解员的奔走中活了起来。‘红色联动’,让我感受到法律条文落地的温度。”
大洋坪社区:党建“三个用来”照见治理实效
大洋坪未来社区的公示栏上,“党建三个用来”的红色标语格外醒目——“党建是用来统领基层各项工作的;是用来为中心工作服务、克难攻坚的;是用来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的”。这里的调解故事,正是这三句话的生动注脚。
调解主任、党员黄梦婷分享的加装电梯纠纷案例让人印象深刻。“2024年那起纠纷,11户居民意见不一,我们党员骨干前后开了13次‘红色议事会’。最后签字那天,有位老人说‘党员办事,我们信’,这让我们也深刻意识到了老百姓对于党员干部的信任与支持。”
调研路上,实践团成员不仅看案例、记数据,更在思考:党建引领基层调解,本质是用红色初心链接法治初心。指导老师刘晓琴总结道,“通过本次校地合作与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看到了党建如何让调解既有法律的‘硬度’,又有邻里的‘温度’。这正是青年法律人需要学习的治理智慧。
据悉,“艺”路普法实践团自组建以来,已在桐庐县中小学、芦茨村等地调研基层治理案例,走访桐庐、富阳等地开展法治宣传与调研,累计宣讲场次超5场,参与调研实践20余人次,制作相关调研报告和视频材料用于未来社区基层治理宣传,惠及居民超1500人。
未来,“艺”路普法实践团将继续行走在浙江的田间地头与社区巷陌,用影像、文字与专业行动记录和服务基层治理,探寻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新实践,让法治清风与红色力量共同润泽群众的幸福生活。
(责任编辑 吴文建 陈显婷)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