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专栏)宁波神舟学校:“文化为先 以质立校” 回眸十三年成长历程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编辑 赵洪河 2016-03-31 大 中 小
宁波神舟学校作为一所创办于中国民办教育发展初期的私立学校,已走过了十三年的历程,今天让我们一起回顾下这所学校在这十三年里的历程。
创业—勇立潮头 积极探索
2002年8月,宁波市教育局正式批准浙江恒威集团筹建宁波神舟学校,9月宁波神舟教育集团成立并申请注册“神舟”商标。从拿到办学资格证的那一天起,神舟人便开始了与时间的赛跑,通宵达旦、废寝忘食成了他们的生活常态。12月神舟四号发射成功,神舟学校打下第一根桩。2003年9月第一批神舟学子意气风发地走进了这方神奇的土地。短短9个月的时间,数十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座气势恢弘、极富时代气息的校园展现在了人们的面前。这其中的每一个亲历者都有太多的故事值得回味,2003年10月10日神舟人迎来了欢庆的礼炮、诗意的鸽群、震天动地的鼓号。开学庆典仪式上,当多家媒体把镜头聚焦在神舟创业者身上的时候,辛苦和汗水已成为了他们手中金光灿灿的“创业先锋”奖杯。在“神舟”发展的起跑线上有他们的勤劳与智慧,拼搏与努力,坚韧与耐力。
“不愿走前人走过的路,有时可能就要走点弯路。”这句话或多或少可以用来形容神舟发展之初的状况。宁波的民办学校较多,作为起步较晚的神舟学校,其发展历程更为曲折,面临的竞争也更为激烈。竞争一方面来自于学生生源的减少,另一方面源于自我品牌的树立和特色的形成,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能否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决定了其能否迅速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生存空间的逼仄,考验着神舟学校的管理者。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打破固有的办学模式和格局,走与一流公办名校合作办学之路,借鉴名校成功的办学经验,依托名校强大的师资阵容,借助名校良好的社会声誉,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时间走到2006年,这一年神舟学校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整合上已经初步完成了自己的探索。3月24日与宁波市效实中学合作办学的成功,开创了民办学校发展的新模式,为神舟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效实中学的合作内容包括教师互聘、资源共享、特殊培养、质量把关四个方面。对学校高中个别优秀学生,在条件许可下将提供特殊的帮助,使他们享受到最佳教育。
合作办学几年来,先后有徐璟、虞思聪等一批优秀学子,直接享受到效实中学的最佳教育,并考入一类院校就读。
民办学校与国有名校在硬件设施上差异逐步缩小,竞争的方向在逐渐转变,通过合作办学之路面对竞争、面对教育市场的需求,形成学校间适度竞争的环境,也有利于提高教育领域教育服务的意识和水平。《中国教育报》(2006年4月28日)对学校这一重大举措给予了充分肯定,称这一全新的办学模式引领了民办学校发展的方向,让昔日的竞争对手走上了共生共荣、互利双赢之路,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在今后的发展中是可以得到共同发展、共同促进的。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