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假期间,杭州市凤凰小学2021 级6 班梦想蛙小队的8 位队员怀着崇敬之心,踏入苏东坡纪念馆,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清廉研学之旅。
步入展厅,在志愿者老师的带领下,队员们在“ 生平事迹 ”展区穿越时空。苏东坡两次任职杭州的治水故事感动了队员们:初任通判时,他主持修建“ 六井 ”,引清冽淡水入城,解百姓饮水之困;再任知州时,革新引水管材质,以耐用的瓦筒替代易腐竹筒;力主退耕还湖,严禁湖中种植侵占水域的水生作物;巧设堰闸阻隔潮水倒灌,疏浚运河畅通水系;更妙的是,他将疏浚西湖的淤泥变废为宝,堆筑起一道横亘湖面的长堤——后世感念其功,称为“ 苏堤 ”。点点滴滴,都让我们感受到千年前那位老市长躬身为民的温度。
移步二楼“ 文学艺术成就 ”展区,苏氏家族的清廉门风扑面而来。苏母程氏以竹喻人,教导苏轼兄弟如竹般刚正不阿;用范滂母子舍生取义的故事,点燃他们心中的道德火种;即便租住的旧屋中发现前人窖藏的财物,也坚守“非分之财分文不取 ”的原则。这种超然物外的品格,化作苏东坡的实际行动:他带头捐资,联合官府与社会力量,在众安桥创办“安乐坊 ”;又从好友庞安常处求得治疗疫病的特效药“ 圣散子 ”,免费施救百姓,无数生命因他的仁心得以延续。
走出纪念馆,苏堤上的垂柳轻拂,仿佛还能听见千年前的治水涛声;西湖的波光潋滟,映照着苏氏一门的清白底色。这场研学之旅,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望,更是一堂生动的德育课——它告诉我们:真正的伟大,在于为民谋福的担当;真正的清廉,藏在坚守初心的细节。愿这“ 清风 ”“廉韵 ”代代相传。
作者 中国教育在线小记者 孟泽希 凤凰小学新5年级
(责任编辑 吴文建 赵洪河)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