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凝心聚力建“双高” 奋楫扬帆新征程
2024-05-16 09:54:00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编者按:自入选为自治区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A档建设单位以来,学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发展,不断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推进“三教改革”,着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服务发展能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前言

  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内蒙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紧扣自治区“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以自治区“双高”建设为契机,坚持党建引领,完善学校治理体系,深化党建品牌,丰富文化内涵,提升信息化治理水平,拓展国际化办学渠道,实现高水平现代化学校治理。“双高”建设期间,取得各级各类标志性成果755项,形成典型案例62个,学校办学水平、社会声誉显著提高。

  二、主要做法与建设成效

  (一)坚持党建引领,强化思政育人,构建培根铸魂新生态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施“双高任务百人担当”工程。实施兵工文化、工匠精神启智润心工程,持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创建“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1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获评全国思政课优秀奖1项、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入选教育部“三全育人”学校典型案例,获评“全国机械行业‘十三五’思想政治工作50强”“全国机械行业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单位”“全国机械行业政治思想文化建设创新单位”。

  (二)坚持服务产业,抓实“两翼”建设,践行产教融合新途径

  聚焦区域产业发展,扎实推进兵器工业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包头市稀土高新技术产教联合体、包头市现代装备制造产教联合体建设,创新组织机构,完善规章制度,推进实体化运行。共办稀土材料技术专业、“坦克装甲车辆”专业方向,实施学徒班、工匠班、现场工程师班13个;共建5个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训中心;共组1个全国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个自治区教学创学团队、10个院级科研创新团队,2023年获批国家级重大教改项目3项,位列全国高职院校第21位,入围西部地区人才培养和产教融合卓越高职院校50强。

  (三)坚持德技并修,推进“五金”建设,打造人才培养新高地

  持续优化专业结构,做强装备制造类专业传统优势,打造稀土新材料加工、风光新能源专业新增长点,对接包头市产业升级建设过硬“金专业”。统筹推进“课程、资源、基地”一体化建设,建成国家级在线精品课3门,“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12种,4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进入国家项目建设监测库,“金课、金教材、金基地”成效凸显。坚持引培并举,强化“双师”素质,培育全国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个、全国最美教师1名,建设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自治区级大师名师工作室5个,树立“金师”建设新标杆。

  (四)坚持协同创新,深化校企合作,开创服务经济发展新局面

  聚焦人才培养、员工培训、技术攻关、科研创新等校企合作核心任务,积极探索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新模式,与354家大中型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牵头成立7个产教联盟,共建8个产业学院,24个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订单班人才培养,年均为企业定制化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近千人。近3年,年均开展社会培训22950人次,年均科研技术服务及培训收入903万元,服务地方发展能力显著提高。

  (五)坚持开放发展,加强合作办学,书写职教出海新篇章

  以优质课程、资源、标准输出为重点,通过教师交流、学生互换、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实践对外交流合作的新途径。入选首批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联盟成员单位、中华职业教育社中非职教合作联盟首批培养单位、中泰职业教育联盟单位,参与教育部“百千万计划” “经世学堂” “1+X”援蒙职业技能培训等项目,输出专业、课程标准等教学资源76项,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培训人才397名。

  三、结语

  学校将以“双高”建设为契机,坚持发挥自身优势办有特色的职业教育,坚持深化校企合作办有活力的职业教育,坚持稳扎稳打办有后劲的职业教育,坚持放眼全国办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发展新征程上,努力开创学院发展新局面,以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推手”、打造“硬支撑”。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