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校门口的产教融合科技园,打造技术技能人才的“最强助攻”
2025-04-30 09:43:00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

  随着产业升级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激增,职业本科教育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值此关键时期,职业本科院校该如何激活人才培养新生态?怎样与产业实现“双向奔赴”?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校长石晓辉在接受中国教育在线重庆分站专访时表示,面对科技发展和社会需求变革的时代浪潮,学校以前瞻视野主动求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精心擘画产教融合科技园蓝图,旨在精准对接社会与企业的需求,培养引领未来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应时而生:社会需求驱动的职业本科崛起

  自2019年职业本科院校兴起以来,在国家政策的持续支持下,职业本科院校数量不断增加。截至2024年,我国职业本科院校数量已达51所。这一数字的背后,是社会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也印证了国家政策对职业本科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职业本科的兴起,是社会发展的结果。”石晓辉指出,随着科技进步,传统一线生产岗位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逐渐萎缩,而研发试验、技术服务、高端装备运行维护调试等新兴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却与日俱增。这些岗位不仅要求从业者具备扎实的动手能力,更需要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能够灵活运用。

  “作为首批本科职业教育试点高校,转设之初,国内职业本科教育尚无成熟经验可循,因此学校需要积极探索,设计独特的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石晓辉介绍道,学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积极推动学生参与企业的研发项目和生产制造项目,让他们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进行实践锻炼。同时,学校还积极与企业进行深入探讨,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构建等多个方面进行周密布局,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性。

  顺势而为:产教融合科技园的战略布局

  产教融合是职业本科教育的必由之路。2025年3月,重庆机电职业大学紧抓时代机遇,倾力打造产教融合科技园,旨在建设一个特色鲜明的产教融合示范区。据悉,该园区紧邻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总投资12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预计2025年底完工。园区将重点围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以及智能装备等产业技术发展和人才需求进行战略布局。

产教融合科技园规划图

  “产学研一体化,就在家门口!”石晓辉校长介绍,重庆机电职大产教融合科技园将引进一流企业,围绕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三大重点发力,打造学生们在校门口就能对接产业前沿的“高精尖”生态圈。

  值得一提的是,该园区还将着力打造一支工程能力一流的企业工程师队伍和教学能力一流的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从而实现人才的双向流动。校企还将共同开发课程、建设专业、编写教材,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的全方位合作。

  可以预见,重庆机电职业大学的产教融合科技园一旦建成,将在产教融合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强基固本: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强国建设

  工匠精神,是支撑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重庆机电职业大学秉承这一理念,始终以培养适应时代发展、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技术技能人才为己任。正如石晓辉校长所强调的,学校的目标是培养学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促进人才强国建设。

  要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必须深刻理解职业本科教育的内涵以及定位。正如石晓辉校长所言,从高职专科转型为职业本科,绝不仅仅是“改名换牌”,更需要在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上进行全方位的革新。职业本科教育应打破局限,既要强调动手能力,更要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的能力。

  因此,重庆机电职业大学正以创新求变的姿态,积极探索职业本科教育的新路径。学校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产教融合科技园的平台作用,为职业本科教育的未来发展贡献“机电”方案。

文/宋丽娟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