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至6日,重庆移通学院“青律綦风兴农助梦”乡村振兴促进团先后走进綦江区古南街道花坝村和隆盛镇振兴村,深入调研土地流转在乡村振兴中的实践成效,见证了两地通过盘活土地资源实现产业升级、农民增收的生动图景。
在花坝村,党总支第一书记贾海涛详细介绍了村庄以“城市后花园”为定位,依托“五个振兴”实现的华丽蜕变。这个4.2平方公里的村庄,如今已斩获20多项市、区级荣誉,其中“李葡桃”果园成为产业振兴的标杆。
该果园通过土地流转集中发展,负责人李远孝作为新农人代表,不仅培育出“夏黑”葡萄、“蜂糖李”等特色品种,形成互补采摘链,还坚持科技赋能,常年赴外学习先进技术、与农科院合作研发新品种。他提出的“葡萄三个精神”,彰显了新农人扎根土地、实干担当的精神,果园不仅带动本村就业,更成为农旅融合的重要引擎。
而在隆盛镇振兴村,村党支部书记胡远勇介绍,自2012年大规模推进土地流转以来,已有75%的耕地通过“农户直转”“集体分包”“农户+合作社+企业”三种模式实现流转,主要用于发展特色经济果林和生态农业。
村委会土地管理专员董艺表示,土地流转让村民既获稳定租金,又能外出务工或就近就业,实现“双份收入”,2023-2025年带动产业升级增幅达10%-15%。村民王大叔家5亩地流转后,年租金与务工收入远超以往;返乡青年也借此机会创业,带动周边就业。不过调研中也发现,部分村民因地块分散、年龄较大等原因,面临流转难题。
此次调研让重庆移通学院学子深刻感受到,土地流转正为綦江乡村注入新活力,无论是花坝村的特色农业崛起,还是振兴村的多元模式探索,都印证了盘活土地资源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