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重庆工商大学学子揭秘“816”地下长城:一场跨越时空的红色探索
2025-07-21 15:08:00
重庆工商大学

  近日,重庆工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三下乡”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走进涪陵白涛,探寻神秘的816工程,赓续红色血脉。

  7月2日,实践团成员深入816地下核工程遗址。在幽深隧道中,他们追寻建设者的足迹,触摸历史脉搏。这座曾被地图抹去名字的工程,承载了6万建设者18年的奋斗岁月,展现了信仰与奉献的力量。从核反应堆锅底到中央控制室,实践团成员亲眼见证了三线建设者以血肉之躯铸就国防重器的壮举,深刻领悟“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涵。

  次日,实践团与建峰社区联合举办座谈会,聆听816工程亲历者的讲述。老兵们分享了他们在工程中的难忘经历。李长澍老先生感慨:“国家的强大靠一代代人的接力!”尹茂义老先生骄傲地说:“这些弯弯曲曲的线条,都是建设者用青春丈量出来的。”陈道文老先生哽咽着说:“我们无怨无悔,因为祖国的安宁比什么都重要!”老兵们的真挚讲述,让实践团成员深受感动,“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火种,在跨越时空的对话中传递。

  实践团成员们表示,将运用专业知识,为816工程遗址的保护与传承贡献力量。他们计划收集游客流量数据,优化参观路线;还将制作数据可视化的红色教育微课,将历史背景、工程数据、老兵故事转化为动态图表与互动模型,让红色精神更易于理解和传承。

  此次实践活动,让同学们亲身体验了三线建设的艰辛,也让他们认识到,数学与统计知识在传承红色文化中的独特价值。“我们要用数据还原历史,用模型守护精神,让三线精神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实践团成员们坚定地说。他们用行动诠释着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以实际行动响应“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号召。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