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重庆财经学院:以“本草花创谷”为实践基地,让经济学学习“有场景、能应用”
2025-10-28 15:33:00
重庆财经学院

  为破解传统经济学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难题,深化课程改革,将“实战化”教学推向新高度。10月16日,学院组织30余名学生赴北碚区北温泉街道“本草花创谷”露营基地开展专题调研实践。

  此次活动以第五届重庆市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为契机,将《产业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数字经济学》三门核心课程的学习目标,与当地菊花产业发展及乡村文旅打造的需求紧密对接。这是学院“课堂+田野”教学模式的又一次重要实践,也是其深化课程改革、培养具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乡村振兴应用型人才的关键举措。

  “让经济学知识从课本文字变成解决乡村产业问题的‘工具’,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带队教师在调研启动时强调。近年来,经济学院针对传统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痛点,持续优化课程体系,通过增设“乡村产业案例研讨”“实践项目设计”等模块,并拓展至田野调研、企业实习,有效将教学场景延伸至产业一线。此次以菊花产业为样本的调研,正是改革落地的生动体现,旨在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检验理论、运用知识。

  在调研过程中,师生们围绕菊花种植、加工及文旅开发等产业环节,结合不同课程的理论知识展开了深入分析。在菊花种植区,学生运用《产业经济学》关于“产业要素配置”的知识,分析种植成本与收益;在加工车间,他们以《宏观经济学》的“绿色发展与产业升级”理论为指导,探讨菊花深加工的增值路径;而在文旅露营区,学生则运用《数字经济学》理论,观察并分析数字技术对客流与消费的拉动作用。各环节均遵循“理论对照-问题发现-小组研讨”的流程,有效促进了学生对知识应用的深化。

  “以前学‘产业链延伸’是抽象概念,现在看到菊花变成花茶、干花标本,才懂理论的实际价值。”一位参与调研的学生分享道。此次调研不仅收集了宝贵的产业数据和企业需求,将整理成后续课程的教学案例,还将为参赛团队备战乡村振兴创意大赛提供关键素材,助力菊花产业融合发展方案的设计。

  经济学院负责人表示,学院将以此次调研为起点,进一步完善“实践反哺教学”机制。未来,将与“本草花创谷”等建立长期合作,打造稳定的实践基地,并将学生产业分析报告、项目方案纳入课程考核,实现“学、练、赛、用”一体化,着力培养懂理论、会实践的乡村振兴复合型人才。

  据悉,参赛团队将继续梳理菊花产业痛点,并结合课程设计解决方案备战大赛,同时转化实践成果为教学资源,形成“实践赋能竞赛、竞赛反哺教学、教学提升能力”的良性循环,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文/刘春兰、蔡婷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