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教育部官员解答公共英语等级考试相关问题

http://en.jybest.cn  中国教育在线  堵力;李洁言  2007-03-20    

 

  特别提醒:科学填报志愿比取得好成绩更加重要。考试结束了,尽快估分选大学、确定志愿吧。请点击这里,帮你解决!

  3月24日~25日,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PETS)的1B~3级开考。全国英语等级考试是继英语四六级考试后又一个非常具有影响力的英语考试,而且发展势头很猛,2005年报考人数为88.8万,2006年增加到了99.8万,有超过四六级的趋势。这个面向成人的社会化考试出炉没几年,除了吸引了大学生和公派出国人员参考,连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报考也非常踊跃。考试如此火爆,但仍有不少考生和家长对要不要参加这个考试很犹豫,希望更进一步了解它的权威性以及对出国、升学和就业究竟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因此,记者走访了教育部考试中心主管全国英语等级考试的副主任刘军谊先生,请他就读者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

  记者(以下简称“记”):

  PETS考试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炉的?

  刘军谊(以下简称“刘”):

  我们很多学生经过8年或12年的英语学习,却学了一口哑巴英语,听不懂、讲不出,这与我们的考试有很大关系。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的非英语专业的英语考试多达十几种,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这些考试的重点都是语法和阅读,回避或忽略了听力与口语的考查。但社会又急需大量懂外语并能与外国人直接交流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素质的劳动者。为此,经教育部批准,教育部考试中心从1997年起,历时3年,开发了“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体系”(简称PETS)。PETS包括1个附属级别和5个正式级别,覆盖了目前我国现有非英语专业的各个英语教学层次以及英语专业的部分教学层次。

  记:

  PETS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之间是什么关系?

  刘:

  PETS考试是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设计并实施的,面向全体公民的全国性英语水平考试体系。应试者不分年龄、学历、户籍等背景,只要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均可选择适合自己的级别,自愿参加考试。该考试共分5个级别,均分为笔试和口试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单项合格者可得到相应的单项合格证书;笔试和口试均合格者,方可获得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相应级别的合格证书。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一种为教学服务的标准化考试。全国的在校大学生为了检查其英语能力是否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可以参加该项考试。

  记:

  如何保证PETS考试能真实测试出应考者的英语水平?

  刘:

  作为非学历性外语技能考试,PETS向社会全方位开放,改变了以往英语教育考试与社会需求脱节的被动局面。PETS考查考生听、说、读、写等交际能力,在开发过程中,我们获得了英国国际开发部(DFID)的资金支持和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UCLES)的技术援助。来自不同教学层次的英语教师参加了有关的试题设计、试测和分析评价。为保证其权威性,我们还成立了由国内知名英语教育测量专家组成的顾问委员会,定期进行咨询和审定。PETS多级别标准的系统描述处于世界先进之列,美国的托福考试和GRE考试在对外英语考试体系的系统开发比我们还晚。PETS的测试技术达到了世界20世纪90年代末的水平。它是目前国内唯一采用“项目反应理论”的大规模标准参照性考试,采用这种测量模型可将考生成绩的认定固定在考试标准要求的能力值上,而不是固定在某一分数上,确保同级别不同考次对考生能力要求的相等,提高了考试的信度,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水平考试”。在此基础上,PETS建立了国内第一个供多级别英语考试共同使用的“同一能力量表”,该量表可有效地保证各级别能力考查的可比性以及同级别不同考次对考生能力考查的相等。PETS也是国内目前唯一进行严格题目试测并有现代化题库支持的大规模社会性考试。

  记:

  目前参加PETS考试的人中,儿童占了不小的比例,有人认为,这有可能演变成变相的奥数,导致学校的英语教育应试化。您怎么看?

  刘:

  2005年9月的PETS考试,全国共有372281人报名参加,12岁以下考生有8219人,仅占考生总体比例的2.21%;12至15岁的考生有34097人,占考生总体比例为9.16%。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2005年,全国12岁以下的考生占考生总体比例仅为2.21%,比例非常正常。个别地区低年龄段考生报考比例偏高,这可能跟当地的一些民间政策有关。但仅从一个地方的个别现象就产生PETS低龄化这一说法有些欠妥。

  来源:新华网

如有相关问题,可拨打免费咨询热线:010-58443520

考试培训小助手

本科留学qq:436560382

研究生留学qq:437946603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外语电子周刊

推荐阅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