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力耘论坛(第27期)| 贾继德:深化学科专业融合,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2024-04-29 10:27:00
厦门工学院

  编者按:

  为了实现学校提出的发展目标,使学生成为能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学会创造、融通运用”的人,为了真正走向高阶教学,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我们特意开设厦门工学院“力耘论坛”,推送师生员工所写的相关文章。欢迎大家一起研讨办学问题,分享育人经验,交流教学体会。文不局于形式,有新意就好;论不限于长短,有见地即佳。

  投稿邮箱:xmgxyxcc@163.com

  深化学科专业融合,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机械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  贾继德

  机械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肩负着培养机械、电气、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多领域人才培养的重任。为了满足社会的多元化人才需求,实现“机电创新领航,信息驱动智造”的美好愿景,必须深入挖掘跨学科、跨专业、跨课程的交叉元素,构建一个协同合作的文化环境,推动教育创新,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一、深化学科专业融合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许多领域都需要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例如,智能制造、新能源、机器人技术等领域,都需要综合运用机械工程、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因此,深化学科专业融合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等教育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2.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

  首先,学科及专业融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融合教育模式下,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元化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从而拓宽视野、激发创新思维。同时,通过跨学科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院发展的必然选择

  深化学科专业融合不仅可以提高学院的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还可以拓展学院的学科领域,增强学院的竞争力和影响力。通过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可以形成新的研究方向和领域,推动学院的创新发展。同时,这也是学院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必然选择,有助于提升学院的知名度和声誉。

  二、深化学科专业融合的途径与方法

  1.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

  围绕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首先,要打破学科壁垒,整合优质课程资源,构建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选择。增设跨学科课程,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修不同学科领域的课程,拓宽知识面和视野。加强课程之间的联系和衔接,形成有机整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我们应该注重课程内容的更新和优化,确保课程内容与行业发展同步,前沿技术能够及时融入教学中。

  2.实施多元化教学模式

  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是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我们应该采用案例教学、项目驱动、团队协作等多元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我们还应该注重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等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另外,引入企业、行业等外部资源,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产学研等实践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等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深化学科交叉融合的关键。在招聘教师时,注重引进具有跨学科背景和能力的教师,促进学科交叉的教师团队建设,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同时,我们还应该鼓励教师参与跨学科研究和教学,提高他们的跨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此外,组织教师参加跨学科培训和学习,不断更新他们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鼓励教师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共同开展跨学科研究和教学项目。

  4.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评价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评价。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实践、考试等多种形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我们还应该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结合,使评价更加客观、公正和全面。通过多元评价体系,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学生的潜力和优势,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引入社会评价、企业评价等外部评价机制,更客观地评价教学质量和效果。

  5.建立学科交叉融合的实践平台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我们应该通过实验室建设、校企合作、实习实训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我们还应该加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设置以实际问题为导向的跨学科实践项目,如智能机器人设计与制作、自动化生产线设计与优化等,让学生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锻炼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各类比赛、社会实践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6.充分利用跨学科研究平台-柔性制造装备集成重点实验室

  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可以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推动学科交叉研究的深入发展。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开展跨学科研究项目,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