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专业及选考要求
遇见泉州
泉州,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北承福州,南接厦门,东望宝岛台湾,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首届“东亚文化之都”、全国著名侨乡,联合国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 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
泉州在唐朝,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四大口岸之一。宋元时期,“刺桐港” 被称为“东方第一大港”,呈现出“市井十洲人”“ 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泉州: 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泉州是全国唯--同时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部3大类别“非遗”名录的城市。
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泉州被列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海上合作战略支点”。截至2024年底,有上市公司115家,中国驰名商标159件,居全国地级市前列,被誉为“品牌之都”,经济总量达1.32万亿。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并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泉州正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海丝名城、智造强市、品质泉州。
遇见泉信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应用型本科高校。学校地处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东亚文化之都、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市市区,与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泉州博物馆、西湖公园相隔咫尺,是泉州市最美庭院绿化单位。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质量立校”发展理念,秉承“知行合一”校训,是:
· 福建省硕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
· 福建省一流应用型本科建设高校培育单位
· 国家教学成果奖获得高校
·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
· 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状
· 福建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
· 福建省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单位
· 福建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 福建省文明校园 福建省平安校
学校简介
主要院系
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软件学院、创意设计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乌克兰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9个学院及通识教育中心,并成立人工智能、ICT、智能制造等3个产业学院
学科
“面向产业、服务地方”,以工为主,工、经、管、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机械工程、软件工程、应用经济学为省级应用型学科。拥有福建省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群6个。
特色专业
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软件工程、土木工程、数字媒体艺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8个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教学建设与荣誉实力
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2项
福建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3项、一等奖 1项、二等奖 6项
福建省现代产业学院 3个
福建省应用型学科(机械工程、软件工程、应用经济学) 3个
福建省一流应用型本科建设高校培育单位主干学科(机械工程、电子信息)2个
福建省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群 6个
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群 2个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3个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土木工程、数字媒体艺术) 8个
福建省服务产业特色专业 3个
福建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 5个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1门
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30门
福建省精品资源共享课 9门
福建省本科教学团队 4个
福建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 2个
科研创新平台
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福建应用中心
增材制造国家研究院福建应用技术研究院
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
福建省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
福建省集成电路激光芯片工程研究中心
福建省集成电路光子技术闽台科技合作基地
福建省中试创新服务平台—集成电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
福建省技术转移机构-泉州信息工程学院技术转移中心
3D打印装备与制造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云计算与物联网技术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虚拟制造技术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现代通信与北斗定位技术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数控装备福建省高等学校应用技术工程中心
工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绿色建筑环保材料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福建省协同创新中心-增材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福建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国际商务研究中心”
福建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创意设计发展研究中心”
在学校科创园,建设有仿生仿人机器人研发中心、人工智能多模态大模型研究中心、MEMS微纳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端装备智能感知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等。
校内实验实训平台
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 4 个
福建省示范性校企共建实训基地1 个
福建省生产性实训基地 4 个
福建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3 个
福建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2 个
泉州市A类生产制造及智能制造产业实训基地1个
联系我们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博东路249号
网址:http://www.qzuie.edu.cn
电话:0595-22789708、22789808、22789648(传真)
咨询QQ:951312693、1459463958
咨询微信:qzxxgcxyzs
咨询QQ群:984299679、779020815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