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共探乡村振兴新路,传承社会实践烽火
2025年,恰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为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激发乡村振兴活力,福州大学“赤脉承烽·云江绘绿”乡村振兴生态实践队前往漳州市龙文区开展“河小禹”专项实践及乡村实践调研活动。7月16日下午,福州大学党委书记陈国龙率队赴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漳州),慰问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举行乡村振兴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并召开漳州校友座谈会。
紧跟实践足迹,探寻小禹之路
座谈会伊始,“环安‘小禹'成长日记”主题展架吸引与会者驻足。社会实践队员张楚涵通过图文展板,生动解说环安“河小禹”团队的发展历程。2025年,环安“小禹”的足迹首次走出龙岩武平,在龙岩永定、漳州龙文、三明泰宁落地生根。环安“小禹”们开展水质环境监测、生态环境治理活动,从水质监测到古村调研,多组纪实照片立体展现青年学子深入田间地头的实践足迹,为后续座谈奠定直观认知基础。

图为实践队队员进行“环安‘小禹'成长日记”主题图文讲解。朱亿泓 供图
社会实践队长王毅铭进行了“以青春之名,护碧水清波,助乡村振兴”主题汇报。通过实践纪实,展示了实践队的重要成果:探寻闽南河湖遗迹、发扬生态环保主题儿童绘画、深入了解凝聚科技创新河湖管理制度,提出“红色领航,绿色发展”模式。汇报中“让青春在闽南红土地上扎根”的倡议,引发在场校友共鸣。
共拓实践足迹,搭建校地之桥
在全体与会者见证下,环安学院徐开钦院长与龙文区郭坑镇党委许艺军书记共同为“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乡村振兴实践基地”揭牌。未来,该基地将成为校地常态化育人平台,双方将在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帮扶、乡村文旅品牌打造等方面展开合作。

图为“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乡村振兴实践基地”揭牌仪式。朱亿泓 供图
共谋联动发展,绘就多位一体
随后,陈国龙书记与社会实践队员、漳州校友开展座谈。陈国龙书记充分肯定了我院“河小禹”专项实践队多年来取得的成果,并寄语环安实践队师生:希望我们能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秉承福州大学“三种精神”,接续奋斗、深耕专业、久久为功,在社会实践中知国情、察社情、体民情,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福州大学校党委书记陈国龙(左四)做出讲话。朱亿泓 供图
福州大学“河小禹”团队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从龙岩走向八闽,以专业守护河湖生态,用创新助力乡村振兴。
如今,在闽南红土地上,青年学子们通过水质监测、环保宣教等实践,既见证了科技治水的力量,也收获了扎根基层的成长。展望未来,校地共建的乡村振兴实践基地将成为深化合作的新平台,我们将继续以专业报国、实干兴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青春篇章。

图为全体领导与实践队合照
福州大学“赤脉承烽·云江绘绿”乡村振兴生态实践队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