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4年湖南公务员考试“降温”难度不降

http://gongwuyuan.eol.cn  来源:  作者:长沙晚报  2014-04-14    

  湖南省公务员考试4月12日上午9时开考,共有10.9万名考生有资格参加考试,省考试院相关负责人透露,4月12日实际参加考试人数在9万人左右,缺考比例为11%.

  2014年,报名参考湖南省公务员的人数大幅减少。据了解,去年湖南招录7154名公务员,14万余考生报考并通过资格审核,考录比为21:1,今年“金饭碗”的争夺明显出现降温。

  平均17人竞争一个职位 考取难度仍不小

  4月12日上午8时20分,记者来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考点,考生们早已在此等候入场。

  记者从省公务员局获悉,经过报名确认和缴费等环节后,4月12日有资格参加笔试的考生有10.9万人,考录比为16.87∶1.在报名过程中,由于未达到最低笔试开考比例,省监狱管理局监狱民警等596个招录职位被取消或核减。

  上午11时,行政能力测试科目已经结束,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考生,他们透露试题量增加,难度也略有增加。

  “两个小时做100多道题,压力好大。不过我去年参加过国考,做起题来也还算顺手,希望分数不会太低。”考生叶朔说,他看往年试题时感觉历年省考都比国考难度低,希望此次参加湖南省公务员考试能圆“梦”。

  “中午随便吃两口饭就要赶紧看材料了,下午申论是大头呢。”应届本科毕业生郑心怡说,虽说今年报考人数有所下降,但竞争是在精英之间展开,报考总人数对考取难度并没有绝对影响。

  编辑推荐:2014年412公务员联考真题解析

  题量增加 热播韩剧成申论考试内容

  据考生说,行政能力测试题量有所增加,由原来的120道题增加为125道题,更加侧重对考生综合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的考查。判断推理部分相对于其他部分来说比较简单,但与往年相比,今年整体偏难。

  其中,类比推理今年多考查综合类型,且选项干扰性比较强。“2014年类比推理难度升级,考查综合型,也就是说在一道题中涉及多个知识点。”公务员考试培训专家分析。

  给定资料4‘中介绍了美剧、韩剧的成功事例,请根据’给定资料4‘,概括我们从中能借鉴到的经验。“”某次辩论赛的辩题是’韩剧在中国风靡,无损于我们的文化自尊‘。假设你是参赛的正方辩手,请紧扣’给定资料4‘和’给定资料5‘,列举一下你方应当阐述的主要论据。“一名考生说。

  热播韩剧、美剧成申论考试内容,这让很多“星星迷”大呼原来看韩剧、迷上“都叫兽”也能派上大用场。不过,公务员考试培训专家分析,给出的美剧、韩剧成功事例都只是材料的表面,考题最终上升到文化层面,所以有追剧经历的考生也只是在熟悉材料上略有优势,答题方面还是要看考生自身能力。“申论考试没有所谓标准答案,最终考查的还是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体写作能力、行政管理能力等。”

  降温 参考人数减少有多方原因

  2014年湖南省公务员考试从起初报考人数突破15万,到随后经过报名确认和缴费等环节,有资格参加笔试的考生人数只有10.9万,公务员热“降温”的话题就被广泛而热烈地讨论。

  “报名人数减少是考生认识有所改变。今年报名时,一些考生来电询问职位和工资待遇问题,一听到工资待遇后,很多人就打消了念头。”省公务员局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过去“公务员”是因为工作稳定才被誉为“金饭碗”,如今,许多年轻人择业观念发生了变化,并不认为考公务员是唯一的出路,而是综合考虑自身兴趣、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几年前,湖南省公务员招考还会出现几百人甚至上千个人报一个职位的情况,今年就基本上没有了。”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李永新认为,报名人数减少,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招考人数减少。”报名人数的变化取决于招考人数的变化,而新招公务员队伍大幅缩减的深层次原因则是政府的“约法三章”,即:政府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

  李永新分析,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刀阔斧的反腐行动也让权力寻租、腐败现象无藏身之地,一些想要通过公务员这条路升官发财的利益追逐者不再抱有幻想。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的降低会使过去“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激烈竞争形势得到一些缓解,但不会有根本变化, 李永新说:“公务员仍然是很多人就业的首选,它的稳定性、保障性以及社会地位还是很有吸引力的,除非是出现大规模的公务员辞职潮,否则公务员考试还是会存在比较激烈的竞争。”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我要打印
中国教育在线公务员APP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公务员电子周刊

滚动新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