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山大学招生与培养热点问答
一、 高考志愿填报与入校培养
01 我应该去哪里查看历年录取分数?多少分可以上中大?
(1)登录中山大学本科招生网,点击“历年分数”即可查看。https://admission.sysu.edu.cn/zsw/lnfs.html
(2)搜索“中大招生”微信小程序,也可以查看各专业近三年的分数线和对应排位。

02 我的分数能读专业组里某个特定的专业吗?
投档不是先有专业分数线,而是先按招生计划数,按照排位高的人优先被投档的原则,依次满足考生志愿。在院校专业组高考模式中,最后一个进入特定专业组的考生,其分数就是该组的投档线。
请家长和考生注意,平行志愿情况下,只要不是自己的位次跟历年位次有太大悬殊,都应该尝试冲一冲!
03 如果招生计划上显示的是一个专业类(几个专业),那学生具体读哪个专业?
2025年,中大按照院系专业(类)招生,如果该院系今年按1个专业招生,则考生入校即就读该专业,如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学专业。
如果该院系按一个专业类招生,则考生入校确定了院系之后,再在院内分流(不会跨院系分专业),如管理学院按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会计学)招生,生命科学学院按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招生,入校之后按院系培养方案确定具体专业。
04 中山大学今年的普通批录取是什么招生政策?是否有“六保一”的保专业政策?
今年学校在招生录取过程中将继续保持近几年的成熟做法,按院系专业招生,学生录取的时候即确定了被录取的院系。
学校在全国普通本科录取实施满足考生专业志愿的招生政策,那就是:“零调剂、不退档、认加分、无级差”,即报满不重复的专业志愿不会调剂到未报考的专业、政审和体检合格且报满专业志愿或服从调剂则不退档、认可考生政策性加分、专业录取无级差,最大限度满足考生专业志愿。填满6个不重复的专业,指该省一个专业组志愿内可填报的6个专业数量,都不重复的填满,则不会录取到未填报的专业。如果专业组志愿内可填报的专业数量少于6个,全部填上即是填满;如果专业组志愿内可填报的专业数量多于6个,填满前6个专业,会录取到前6个专业之一。填满6个不重复的专业志愿且政审体检合格,中山大学录取不退档、不录未填报的专业。(其中上海是填满4个,广西、云南、内蒙填满前6个。)
采用“专业(类)+院校”志愿模式的山东、浙江、辽宁、河北、重庆、贵州、青海不涉及到调剂。
05 在高考志愿填报中,如果考生有色盲色弱问题,应该注意什么?
(1) 如果特定专业组的全部或绝大部分专业都不招色盲色弱考生,建议不要填报该组,因为不符合体检要求。
(2)如果特定专业组包含部分专业不招色盲色弱考生,请考生填满其他不受限专业,不要填写色盲色弱受限专业,并勾选服从调剂,最大程度提高被录取可能性。
(3)我校不会将色盲色弱考生录取到受限专业。
中山大学2025年本科招生专业体检要求如下:

06 中大各个校区的毕业证是一样的吗?
中大三个校区是同一招生代码、同享培养资源、同样毕业证书。学生大一阶段在广州南校园集中培养,感受百年校园底蕴,大二去往学院所在校园进行培养,毕业证和学位证不会注明校区,也不标注学院。
07 我怎样查询各个专业在哪个学院,哪个校区?想了解专业的具体情况、分流规则怎么查
(1)看招生章程
直接查看本科招生章程后面的招生专业列表,很清楚地写明了专业对应的学院和办学地点/校区。
(2)看招生公告
请您登陆中山大学本科招生网,查看最新公告【中山大学2025年本科招生专业】https://admission.sysu.edu.cn/f/newsCenter/article/598a2ab32a9c42829b188a531de10881公告中写明了专业对应的学院和办学地点/校区,以及各招生院系联系方式。
(3)看院系介绍
搜索“中大招生”微信小程序,点击“院系介绍”栏目,快速浏览文字介绍,尽在掌握!还可以获取院系咨询方式哦~
中大这个专业怎么样?一键收藏这篇查专业攻略!
上面推送还给大家提供了查询专业的工具(扫码进入),输入专业名称就可以看到所在学院、校区和专业详情。

08 什么是创新班?
2025年中大推出7大各具特色的“创新班”,涵盖基础理科、新医科、新工科等多个专业,通过构建专属成长通道,将课程有机衔接、梯次推进、渗透融合,鼓励和支持学生学习深造。
不同“创新班”将通过高考招生或者院内遴选两种形式进行选拔,为学生提供一对一导师指导、小班化教学等全方位支持,充分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创造性、复合型人才。


点击查看创新班介绍合集
09 进入中大后,还可以选到自己更心仪的专业吗?
同学们进入中大后,还拥有新生二次遴选、转专业、辅修等多种学习方式,全校各院系的专业都提供了让同学们跨学科学习的机会,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强基计划,外语类保送生,艺术类等简章明确说明不可转专业的学生除外)
(1)新生入校二次遴选名额倍增(新生军训期间,教务部将发布新生二次遴选通知,学生可根据相关条件报名,参加各专业的笔试和面试,通过后即可进入新专业学习。
2024年的八个新生二次遴选项目今年继续招募,请详见推送

2025年二次遴选项目列表请见网页
https://admission.sysu.edu.cn/f/newsCenter/article/598a2ab32a9c42829b188a531de10881)
2025年中大新生二次遴选专业有近20个,名额超400,专业数量和总名额相比2024年均有倍增,选拔方式多元化,专业选择面更广,机会更多。新生军训期间,学生即可报名参加遴选,进入自己喜欢的专业。这些项目中既有在国内最早推行博雅教育理念,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的博雅学院;也有强调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如PPE、整合科学、智慧交通等;还有A+学科,致力于培养兼具科学化思维和企业家精神的工商管理专业;中大与南方航空合作,定向委培飞行员的飞行技术专业;教育部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深蓝”海洋科学拔尖班等等。部分二次遴选项目,打破了原有高考选考科目的限制,文理兼招,给全校新生更大选择空间。
(2)转专业制度灵活
继续实施转出“零门槛”、院系按照30%上限接收转入学生的转专业制度,可以跨校区、跨学科、跨院系转,全校所有院系均开放接收转专业学生。2025年春季学期,全校转专业成功率为60%。大一到大四都可以申请,每学年开放1次转专业,大学期间,申请转专业次数不限。
(3)三级辅修制度进一步完善
89个微专业、63个辅修专业、34个辅修学士学位,中大三个层次的辅修项目总数在全国名列前茅。学生修满相应学分就可以拿到证书,每个春季学期都可申请,可逐级递进、上下互转。其中,辅修学士学位的学分要求已经从60学分降至40学分。
10 转专业有哪些要求?
(1)转出无限制,转入通过对应学院考核即可。
(2)考核方式由学院自行决定,一般为面试或面试+笔试,具体请咨询对应学院。
(3)近三年转专业成功率近六成。
(4)可转专业目录、细则以当年教务部公布为准。
二、双学士学位专题
01
什么是双学位项目?与普通本科专业有何不同?
双学士学位项目旨在培养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所依托的学科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且分属两个不同的学科门类。与普通本科相比,课程设置更强调跨学科融合。毕业时获得一本毕业证书,一本学位证书(会注明两个学位)。
02
中大2025年计划招收哪10个双学位项目?
中山大学拟重点建设发展4个类别的双学位项目,2025年共10个项目招生。主要涉及4大领域:第一是“X+人工智能”,如金融学+人工智能、金融学+计算机、管理学+计算机、大气科学+人工智能;第二是“涉外人才类”,如法语+法学、日语+法学、法学+英语;第三是“生命健康类”,生态学+预防医学;第四是“湾区战略类”,如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经济学,物理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详情可查看下方列表和双学位项目介绍合集——





03
十大双学士学位多少分可以报?
10大双学士学位项目为第一年招生,暂时还没有历年分数可参考。有意愿报考的同学可以参考第一主修专业的分数,根据自己的兴趣填报。
04
双学士学位项目的学费如何收取?学生的日常管理归属哪个院系?
双学位项目原则上按照第一主修专业的收费标准收取学费,费用范围是6000-7000元。
学籍和日常管理归属第一主修专业所在院系。
05
双学士学位项目的学分要求是多少?需要修哪些课程?
四年制本科双学士学位项目培养方案总学分原则上要求在180学分左右,体现第二主修专业核心培养要求的学分量原则上不低于40学分,体现专业交叉的高质量融合型课程的学分数原则上不低于其中任一个依托学科专业核心课程学分数的四分之一。
06
毕业后升学方向和普通本科有什么不同?
1+1>2,适合2个主修专业的升学方向及相关跨学科的升学方向。
07
如果无法完成双学士学位项目,能否转入普通专业?
双学位项目学生无法达到项目学业要求,或本人放弃项目学习的,原则上转入第一主修专业学习;要求参加转专业的,可按学校相关规定申请转入第一主修专业以外的专业。退出项目学生已修读课程的成绩和学分如实记载,学分转换和认定按照学校学籍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08
报考法语(法语+法学双学士学位),日语(日语+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可以参加法考吗?
目前这两个项目的毕业生在学信网的学历信息中专业是第一主修专业法语/日语,所以本科阶段暂时不能参加法考。
学生本科阶段在双学士学位项目中,学习了法学相关知识,将有利于考取法律类研究生或从事相关法律工作。
根据相关规定,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非法学类本科及以上学历并获得法律硕士、法学硕士及以上学位,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非法学类本科及以上学历并获得相应学位且从事法律工作满三年者,可以报名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09
报考法学(法学+英语双学士学位)培养项目的学生可以参加法考吗?
该专业学生可以在本科阶段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因为修习法学+英语双学士学位的学生,在学信网的学历信息中专业是第一主修专业法学。具备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法学类本科学历并将获得法学学士学位。
其他有关双学士学位的问题,请参考相关推文:
三、综合评价专题
01
中山大学综合评价学生的学费是多少?相关政策与普通批次的同学一样吗?
各专业的收费为每年5000-8000元,转专业政策、证书等与普通批录取考生一样。
02
经中大综合评价录取的考生入校后可否申请转专业?
综合评价录取的考生,培养质量及要求、转专业、学费、证书等同普通批录取的考生一致。同学们进入中大学习后,拥有各种转专业、辅修、读研、二次遴选等学习方式,全校各校区院系的专业都提供了让你跨学科学习的机会。

03
综合评价填志愿时间及投档顺序是怎样的?
2025年综合评价填志愿时间为6月29日19时开始到7月4日16时,与普通批次志愿填报时间相同。综合评价投档顺序在普通批次之前,被综合评价录取的考生不再参与普通批次的投档录取。若综评未被录取,不影响普通批次的投档录取。
04
中大综评校测名单什么时候出?
中大综评是先填高考志愿后校测!
高考志愿填报阶段,通过初审的考生需在高考志愿系统上填报中大综评志愿。根据广东省招生考试和录取工作相关规定,考生只可填报一个学校的一个专业组志愿,且必须符合选考科目要求。(综合评价和高校专项都属于特殊类型招生,符合两者条件的考生,也只能选择其中一种类型)考生专业组志愿、是否服从调剂,以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填报为准。
中大将对通过初审和完成高考志愿报名的综评考生根据高考投档成绩从高到低排序,按照不超过招生计划3倍的比例确定各专业组考核入围人选,同专业组末位同分同入围。例如,组2的招生计划是225人,那入围名额就是225乘以3,675人。考核名单公布时间为7月5日左右。
考核时间初定于7月9日。第一类考生考核方式为面试,第二类考生考核方式为面试和机试,具体要求届时请见中山大学本科招生网和中大招生公众号最新通知。
05
多少分能报中大的综合评价?往年的校测入围分数线是多少?
高考成绩能够达到广东省当年特殊类型招生录取控制线均具备报考中大综合评价的条件。
近两年中大综合评价录取考核入围标准如下。

2024年广东省综合评价录取考核入围标准

2023年广东省综合评价录取考核入围标准
请注意,入围校测的学生数是本专业组招生计划人数的3倍,所以实际录取学生的高考分数会高于入围分数。综合评价按照院校专业组进行录取,各专业组实际录取分数根据考生报考情况将有所区别。原则上说,热度高的专业组录取分数高,热度低的专业组录取分数低。
其他有关综评的问题,请参考相关推文:

四、 院系专业问答
01
中法核专业的培养模式和学费标准如何?
本科按照6850元/年收费,与中山大学其他理工科专业同等标准;如赴法交换和实习,期间仍按以上标准收取学费,不需要额外支出法方的学费。学生自行支付法国的生活费和住宿费即可。
具体专业介绍和热门问答请参考相关推文:

02
新生二次遴选项目中,博雅学院如何遴选,如何分流?
学院位于中大广州校区南校园,每年面向全校不同专业一年级新生,以二次遴选方式选拔30名学生,实行小班教学、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本科教育前半段不分专业,后半段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择专业,专业志愿均可被满足。毕业时可在哲学、历史学、汉语言文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学、法学六个专业范围内申请学士学位。
03
博雅学院学生可以参加全国司法考试吗?
博雅学院有哲学、历史学、汉语言文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学、法学六个专业出口,选择法学出口的学生毕业时拿到的是法学本科毕业证和法学学士学位(证件内容与法学院本科学生一样),可参加全国司法考试。
04
临床医学(八年制)和口腔医学(5+3一体化)都是读八年,有什么区别?
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毕业后获得专业型医学博士学位,在研究生阶进行二级学科轮转,可以报考执业医师,但不进行规培。所以毕业后需要参加2-3年的“规培”。
口腔医学(5+3一体化)专业的学生,毕业时是“六证合一”,即可行医。六证是本科毕业证、学士学位证、研究生毕业证、硕士学位证、口腔医师资格证、住院医师规培证。
两者都是读8年,主要区别是:口腔5+3是硕士毕业,有医生资格证和规培证,毕业即可行医;临床八年制是博士毕业,但没有规培证,需要在医院规培2~3年(每家医院不同要求)才能正式行医。
其他未尽问题,可拨打中山大学本科招生办热线020-84036491,也可在以下“阅读原文”链接中寻找院系老师咨询电话,进行相应咨询。https://admission.sysu.edu.cn/f/newsCenter/article/598a2ab32a9c42829b188a531de10881
2025年中大招什么专业?院系咨询电话、直播信息都在这里!
欢迎同学们报考中山大学
成为百年中大新历史的接棒人
和我们共同续写“山高水长”新篇章!
我们在中大等你!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