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顺德职业技术大学国培项目打造“教研赛”一体化培养新模式
2025-07-03 14:25:00
中国教育在线

  6月15日至28日,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顺德职业技术大学承办的“2025年人工智能赋能高职思政课教师‘教研赛’一体化能力提升国培班”举办,创新构建“政策理论筑基-技术工具实操-教研赛一体化”培养体系,探索智能时代思政教师能力提升的广东路径。来自全省30余所高职院校的40名思政课骨干教师系统学习AI技术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前沿方法,努力成为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先锋队”。

  

  开班仪式

  AI赋能教学创新,构建智慧思政“新生态”

  开班仪式上,顺德职业技术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杨小东表示,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教育生态,思政课教师必须主动拥抱技术变革,通过AI工具赋能教学设计、科研创新、竞赛实战,加快推动思政教育数字化转型。作为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顺职大将把AI技术应用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实践经验贯穿培训全程,形成“工具掌握-场景应用-生态构建”三阶培养模式。

  培训首日,学员们便通过“数字人制作”实操课开启AI探索之旅。在佛山市极速互动科技有限公司专家指导下,学员快速完成“形象克隆-声音克隆-视频合成”全流程,生成专属数字分身。针对思政课教学痛点,培训系统设计AI工具应用模块——超星泛雅集团讲师王萍详解“学习通”平台的AI学情分析、智能批改功能,实现作业批阅效率提升300%;顺职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倪海锡演示的“文生PPT”“文生音视频”等技术,让教学准备时间大幅“瘦身”;顺职大智能制造学院副研究员罗朝晖指导学员基于“扣子空间”平台开发AI智能体,快速完成从原理认知到教育应用的跨越。广东文艺职业学院教师黄小洁在学习日志中感慨:“从前觉得AI遥不可及,现在已能熟练用AI生成互动式教学素材。”

  顺职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肖薇薇以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哲学基础》为例,展示如何通过智慧课程平台构建全景式智慧课堂。培训期间,学员累计完成AI工具实操任务28项,生成数字教学资源包40套,其中3个VR教学案例被收录入“大湾区思政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平台”。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张永刚在“总体屏幕时代思政课创新”讲座中评价,“当投影屏的专业性、手机屏的灵活性、VR屏的沉浸性融合,思政课终于突破了‘黑板+讲台’的物理限制,实现了与数字原生代学生的认知同频。”

  

  顺职大肖薇薇教授分享国家精品在线课程建设经验

  “教研赛”一体化设计,提升教师能力“新维度”

  本次培训突破传统师资培训的单一维度,以“教学-科研-比赛”一体化能力提升为主线,构建思政课教师“教学为基-科研赋能-竞赛校验”闭环培养体系。

  在教学设计环节,培训采用“问题导向-案例剖析-工具实操”模式,顺职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徐婷婷通过拆解“AI+案例教学法”,指导学员利用AI生成差异化教案。在课堂实施阶段,学员运用“AI智能体”实现学习诊断与个性化辅导,学员开发的“思政答题助手”通过在本校试用,错题分析准确率达92%。

  在科研能力提升方面,培训设计出“AI辅助选题-文献分析-数据建模-论文生成”的全链条支持。顺职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罗美玲演示如何用AI工具分析历年社科项目指南,通过“概念缩小法”精准定位研究主题;顺职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严哲展示的跨语言文献分析技术,将外文资料翻译效率提升80%。

  在教学比赛打磨方面,顺职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吴浩然以“驾驭AI的5R法”为核心,系统拆解教学比赛备赛流程,指导学员用AI工具研读比赛规则、分析获奖案例,智能生成教学设计框架,辅助撰写教学反思。学员表示,运用AI生成的学情分析图、智能教案等材料,使备赛效率提升50%。

  

  学员认真参训

  产教融合深度探索,推动理实一体“新突破”

  本次培训还走出校园,构建“高校-企业-社会”协同育人网络,通过企业研学、德育实践等环节,实现思政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耦合。

  在美的库卡机器人公司,学员沿着“高精度元件加工-敏捷流水线装配-严谨测试”的生产链,捕捉到工业机器人精度与工匠精神的育人结合点。库卡工程师现场演示的焊接机器人0.01毫米误差控制,成为“精益求精”最好的教学案例。

  在学员自主开展的顺德本土文化研学中,部分学员运用培训所学的AI技术对香云纱织造技艺、龙舟精神等地方元素进行数字化采集。通过720度全景拍摄与AI语义分析,生成“非遗里的思政”教学资源包。顺职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董同彬在师德师风专题研讨中强调,“只有扎根地方文化沃土,思政课才能避免‘悬空授课’,AI技术为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提供了新可能。”

  

  学员考察调研美的库卡机器人公司KUKA学院

  在“AI生成教案的版权争议”“智能体与学生情感交互的尺度”等议题讨论中,学员们也形成了共识:技术是手段,育人才是根本。正如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晓丽在思政课建设报告中指出的,AI赋能必须坚守意识形态安全底线,在涉及价值观引导的内容上,人工审核不可替代。

  作为大湾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高端论坛的成果转化项目,本次培训与“大湾区思政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形成联动。一方面,联盟前期建设的优质思政案例为学员学习提升提供了丰富的共享资源;另一方面,本期培训中形成的优质思政资源将被遴选为联盟资源向全国师生开放共享——学员既是资源受益者,也是改革引领者。

  随着结业证书的颁发,40名学员带着AI赋能的新技能奔赴教学一线。当技术工具与人文情怀共振,思政教育才能兼具科学高度与育人温度。为期两周的培训不仅是一次技能提升之旅,更是一场智能时代思政教育范式革新的探索之旅,其产生的辐射效应或将深远影响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的未来图景。

  中国教育在线 林剑 通讯员:吴浩然、吴祖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