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武汉晴川学院最深的暖意,不在云端,而是藏在共同创造的痕迹里
(通讯员:郑喜元 万嘉航)为了持续践行社会志愿服务,做好民生实事,助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武汉晴川学院“晴梦星河”志愿服务团与武汉市儿童福利院龙泉分院携手开展了暑期教学实践活动。活动以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孩子们的科学探索精神,提升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为目标,致力于用爱心和智慧点亮孩子们的未来。

图1 服务团成员与孩子们共同进行手工创作

图2 服务团成员通过大屏幕开展制作流程演示
教育传情,家国情怀润童心
创意手工实践活动中,志愿者通过精心制作的PPT课件,演示了纸飞机的制作流程,引领孩子们讨论了“为什么飞机能够翱翔空天?”并详细介绍了“翱翔苍穹的中国力量”,讲述了我国一代又一代英雄刻苦顽强,搏击长空的故事,新奇的知识振奋着孩子们。从“动手做”到“用心悟”,手工活动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触摸的记忆。福利院明亮的阳光透过窗户,安静地洒在孩子们的小手上,爱党爱国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悄然生根发芽。

图3 服务团成员与孩子们共同裁剪纸板制作纸飞机
以爱为壤,在陪伴中绽放梦想
孩子们在与志愿者哥哥姐姐共同创造中欢声笑语,红色马甲显得鲜艳而热烈。让纸板边缘被儿童安全剪刀小心地对准虚线,“咔嚓”一声,机翼的轮廓在阳光里诞生,好像剪下一小片会飞翔的云。一番协力奋斗之后,一架架稚拙的飞机雏形初现,孩子们的眼睛亮了,仿佛能够看见自己的小小心愿即将起飞。
纸飞机不只是纸飞机,每一次裁剪、粘贴、装饰,都是志愿者用时间织就成的隐形翅膀。当孩子们的小手被轻轻拢住,当创意的火花被温柔点燃,陪伴本身就成了最坚韧的骨架,托起每一颗渴望飞翔的童心——原来最深的暖意,不在云端,而藏在共同创造的痕迹里。

图4 创意手工小飞机成品展示

图5 服务团成员协助孩子们开展“小车碰碰”比赛
将科学藏于笑意,趣味渲染童年
为了引导童心感受科技魅力,在科学活动中,志愿者协助孩子们完成气压实验、风力小车拼装等互动实践,将晦涩的物理原理转化为直观的现象演示。在志愿者们的耐心指导下,风力小车陆续完成组合拼装,成功在风的推动下跑起来,笑声像清脆的铃铛在教室里碰撞。孩子们从“惊讶”到“追问”,在实验中领悟“观察-假设-验证”的科学思维。科学不仅是知识,更是方法论。活动以“小现象”触发“大思考”,破除孩子们潜在畏难心理的同时,培养了孩子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图6 服务团成员与孩子们

图7 服务团成员在武汉市儿童福利院龙泉分院门口合影
陪伴是静水流深的力量。剪刀传递时的温度,胶枪弥散在空气里的暖意,贴纸粘合瞬间交换的微笑,无一不在诉说:有人始终在你的身旁,见证你每一次的珍贵成长。武汉晴川学院机械“晴梦星河”志愿服务团将始终怀揣这份初心,持续关注福利院儿童的成长需求,用欢笑点缀童年时光,守护童真慢慢长大。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