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华夏职业学院“悦龄团队”深入广州市从化区鳌头镇,开展“悦龄学堂”智慧助农养老实践活动。项目通过“数字赋能+银发直播”模式,帮助当地老年群体掌握直播带货技能,打通农产品销售新渠道,助力乡村振兴走深走实。
清晨,在从化区鳌头镇的荔枝园里,65岁的陈阿婆在大学生志愿者的指导下,举着手机对着挂满枝头的荔枝直播带货。“家人们看这荔枝,皮薄肉厚!”略显生涩却充满热情的直播话语,引来了周围果农阵阵笑声。这一幕,正是“悦龄学堂”智慧助农养老实践活动的生动缩影。
深入调研明需求,数字赋能助发展
前期,“悦龄团队”深入鳌头镇多个行政村,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实地调研。调研发现,当地荔枝、龙眼等优良农产品受制于传统销售模式,滞销现象频发。同时,超七成的受访老人表示从未使用过智能手机进行网购或直播,数字技能普遍不足。
为实现精准帮扶,团队结合村落分布、交通便利性和老龄人口分布,最终选定务丰村、民乐村等 7 个村作为 “悦龄学堂” 的教学点,推动教学常态化、就近化开展。

教学与实操相结合,银临主播上阵带货
依托“智惠银龄”计划,“悦龄学堂”面向中老年群体开展直播技能培训。课程采用“理论+实操”的递进式教学模式,内容涵盖智能手机基础操作、拍摄构图、视频剪辑及直播话术等多个环节,注重实用性与趣味性结合。
课堂上,大学生志愿者借助PPT及案例教学等方式系统讲解直播全流程,志愿者通过手把手指导老年人拍摄果品短视频、开展线上带货。每节课时长控制在40分钟以内,科学安排休息时间,帮助老年人循序渐进掌握数字化工具,提升实操能力。


直播助农见实效,数字赋能促振兴
“现在我也能自己开直播卖水果了!”经过系统培训,不少老人逐渐从“零基础”成长为“银龄主播”,通过“理论授课 + 实地实操 + 复盘指导”的教学模式,切实提升了老年人的数字素养和参与能力,真正实现了 “学得会、用得上、能增收”。
“悦龄学堂”不仅是技能培训,更是赋能平台。”项目指导老师表示。通过数字助农与代际互动,提升了老年人的数字素养与社会参与度,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银发力量”。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 “悦龄团队” 的创新实践,探索出一条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新路径,也为新时代职业院校服务乡村、助力基层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鲜活样本。
中国教育在线 林剑 通讯员 郑雪琼、蒋洪回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