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青春槌音震山海:广酒学院 “英歌薪传突击队” 的传承探索实践
2025-08-08 15:19:00
中国教育在线
  广东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响应广东省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及广东青年大学生 “百千万工程” 突击队行动的号召,鼓励学生投身乡村振兴、文化强国战略,以深入基层、深入乡村、深入群众的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青年学子的社会责任与担当。2025年 7 月,“百千万工程”“英歌薪传突击队” 前往汕尾市,开展了以 “守护英歌魂,传承文化根” 为主题的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
  一、叩响传承之门:从震撼到使命的淬炼
  7 月 10 日,汕尾市鸿正英歌传承中心成为突击队 “三下乡” 的首站。墙壁上赤红战衣、刚劲脸谱的英歌队集体照,无声诉说着雄浑的力量。当 “咚咚锵” 的鼓点骤然炸响,学员踏着 “八” 字步,手持双槌,如水浒英雄附体般跳跃、击打、转身。英歌槌清脆的撞击声与刚猛的动作,让突击队员瞬间领悟:“英歌舞不只是‘打打杀杀’,每个细节都透着传统文化的智慧。”
  中场休息时,传承中心老师道出英歌舞的厚重底蕴:它起源于明代,融合舞蹈、武术与音乐,是驱邪祈福的古老仪式,更是英雄气概的世代回响。“那快慢交替的槌点里,藏着先辈们对生活的全部热忱,” 老师强调,“每一个看似简单的动作,都需数年苦功才能化为肌肉记忆。” 老学员卸下妆容后的说道:“练的是筋骨,悟的是精神 —— 像英歌英雄一样,困难当前,永不言退。”夕阳的余晖洒在队员们年轻的面庞上,也照亮他们心里共同的信念:守护这穿越时空的 “英歌魂”,让这份文化基因在新时代延续。
  二、多元路径破局:让非遗扎根乡土,沁润童心
  突击队锁定 “文化传承” 核心,以创新融合策略激活非遗生命力,让古老艺术在孩童心中生根发芽。
  巧手匠心,触摸文化脉搏:7 月 13 日,汕尾城区党群服务中心内,一场 “英歌槌 DIY” 活动让 20 余名孩子从 “旁观者” 变身为 “创造者”。在突击队员指导下,孩子们专注地在白坯木槌上勾勒的简化纹样,有的描出传统的火焰纹,有的画起自己喜爱的图案,再涂抹上色。这小小木槌不仅是道具,更是驱邪纳福的千年祈愿载体。当素木蜕变为独一无二的 “彩衣” 英歌槌,孩子们举着作品互相展示,稚嫩的笑声里,非遗的种子已悄然植入童稚之心。
  智趣课堂,解码英歌基因:夏令营活动中,突击队长以 “小朋友们知道我们今天要讲的是什么吗?” 的互动提问点燃好奇。通过生动课件展示英歌舞的历史源流图谱,讲解英歌脸谱 “李逵脸”“林冲脸” 的不同寓意,再配合现场双槌翻飞的精彩示范,将英歌舞的悠久历史、丰富流派与文化密码娓娓道来。孩子们围着队员追问 “为什么脸谱是这样画?”“为什么要跳八字步”,在热烈问答间完成了对这项古老艺术的深度认知建构,在模仿简单槌法的过程中,亲身体验英歌的刚劲之美。
  五育并举,安全与文化交融:7月15日,首期“童心逐梦,‘益’起出发”夏令营在党群服务中心圆满落幕。活动由共青团汕尾市城区委员会主办,多支青年突击队联合协办。活动以英歌舞为线,创新性串联智育、劳育与安全教育。孩子们化身“英歌小英雄”,将防诈骗、拒毒知识编入简短英歌情景剧,在“咚咚”模拟鼓点中,以刚劲动作演绎“识破骗局”“拒绝诱惑”的情节。从“英歌槌DIY”的亲手劳作到角色扮演的情感投入,传统文化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展品,化为可感、可触、可参与的生命体验,更于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孩子们的勇气与正气。
  三、文旅赋能振兴:屿仔岛上的 “非遗 +” 新范式
  7 月 12 日,突击队将青少年英歌舞培训班开进网红渔村屿仔岛,奏响 “非遗 + 文旅” 助力乡村振兴的强音,使其成为激活乡土经济的新动能。屿仔岛兼具品清湖风光与渔村风情,其文旅潜力吸引了突击队将培训班设在此地。“线上引流 + 线下体验” 模式为小岛注入生机。培训班从基础步伐、手势逐步教学,融入文化内涵。未来计划深化与旅游博主合作,推动英歌舞表演常态化,打造 “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亮点” 的文旅矩阵,让屿仔岛成为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的双赢典范。
  四、校地共谱华章:突击队模式的深远启示
  英歌薪传突击队的汕尾之行,是文化传播的生动实践,更是校地合作赋能乡村振兴的积极探索,为非遗传承提供了可复制的青春方案。团队与当地社区组织紧密协同,课程设计上,以 “活化传统” 为核心,将英歌舞的刚健气质与当代青少年的成长需求相结合,既保留 “八” 字步、双槌击等核心技艺的纯正性,又创新融入 DIY等年轻群体喜闻乐见的形式。以符合认知水平的简易操作,让孩子们在快乐体验中真切提升文化素养。
  当汕尾城区党群服务中心内夏令营的欢笑声渐渐散去,当屿仔岛上培训班学员的槌音愈发铿锵有力,“英歌薪传突击队” 的足迹已深深烙印在汕尾大地。从叩开传承中心大门的震撼,到亲手绘制英歌槌的童真喜悦;从课堂上的文化解码,到屿仔岛 “非遗 + 文旅” 模式的探索,这群青年以智慧与热忱,在古老艺术与乡村振兴之间架设起坚实的桥梁。

  他们证明了,非遗传承并非故纸堆里的挽歌,而是可以敲击时代强音的青春战鼓;乡村振兴亦非单向输血,而是需深植文化根脉的沃土工程。突击队的槌音,是守护的誓言,更是奋进的号角 —— 当青春力量与千年文脉同频共振,沉睡的乡土必将焕发新的荣光,那刚劲雄浑的 “英歌魂”,正踏着青春的鼓点,响彻山海,奔向未来。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