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创新之都”,凭借其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突出优势,正全力推进“五大战略定位”。这一城市发展进程对少儿综合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传承本土文化,又要培养具备科技思维与国际视野的人才。
2025年8月2日,少儿综合能力城市RISE大会在深圳大学城举行。会议以“从教育创新到产业升级丨深圳:大湾区枢纽中的‘智创基因’与‘开放成长’”为主题,汇聚了教育界、产业界的众多专家学者,其中包括深圳市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协会秘书长石坤卿、深圳外国语学校党委书记何石明、华大集团猛犸教育负责人王凯,以及瑞思教育深圳负责人孙萌、瑞思教育区域学术负责人李秋婵。各位嘉宾共同探讨在深圳这座创新之城如何通过教育模式革新,培养面向未来的复合型人才,驱动产业升级,强化其在大湾区的核心引擎地位。
会议伊始,深圳市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协会秘书长石坤卿发表致辞。她指出,深圳虽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但它的文化底蕴绝非 “空白”。移民文化的包容性、改革开放的开拓性、科技文化的创新性,共同构成了深圳独特的文化图谱。这些资源是少儿认知城市、理解时代的鲜活教材。她进一步举例:通过 “深圳口述史” 项目让孩子与城市建设者对话,在南头古城的巷陌中触摸岭南文化的脉络,或是以本土科技企业的创新故事激发科学精神。这些实践证明,当教育扎根于城市的土地,文化认同与创新意识便能自然生长。
紧接着,深圳外国语学校党委书记何石明以“学校教育管理的创新”为主题展开分享,以具体实践为范本,生动阐释了教育创新如何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奠基。他强调,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持续优化与升级教育体系,破解教育内卷,寻求多元发展。他提出,应积极探索绿色教育模式,五育并举,“让会跑的跑,能跳的跳,会唱的唱,多元发展,培养独立自信的人”。
他介绍,深圳外国语学校充分发挥自身的语言教育优势,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不仅开设了英语、日语、法语等六门外语课程,还对外语特色进行精品化打造,培养具有中国底蕴、富有国际视野、特长鲜明的高端复合型语言专才;还与多所国际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交换生项目、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等,为学生提供国际化的学习环境,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让学生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提升综合素养。
随后,华大集团猛犸教育负责人王凯围绕“生命科学产业创新与科学教育升级”进行了深度分享。他指出,生命科学是“21世纪最具颠覆性和战略意义的领域之一”,关乎人类健康、粮食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深圳敏锐把握这一趋势,将其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布局,正加速打造全球生命科学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高地。
他深入剖析了该产业对人才的独特需求:“生命科学的突破高度依赖交叉融合”,从业者不仅需要深厚的生物学、化学、信息学等专业功底,更需具备“跨学科理解力、强大的数据分析与计算能力、工程化思维以及持续学习的敏锐度”。他特别强调“综合能力”在解决复杂生物医学问题中的核心地位——包括批判性思维、系统性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以及科技伦理素养。面对产业快速迭代,“对新知识的快速吸收转化能力、创新实践能力以及对全球科技动态的把握能力”变得不可或缺。王凯认为,深圳的“创新基因”与“开放环境”为培养和吸引此类复合型顶尖人才提供了绝佳土壤,而教育体系能否前瞻性地回应这些需求,或将深刻影响深圳乃至中国在该领域的全球竞争力。
瑞思教育深圳负责人孙萌,现场分享了瑞思教育的发展历程:从2007年的几间教室开始,到累计服务超过100万名孩子和家庭,瑞思教育坚守素质教育,构建卓越而有温度的教育共同体。她表示:“综合能力决定了孩子能否在 AI 时代成为这个社会所需要的未来人才,其中包含社会素养和个人素养。个人素养包括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思考能力;社会素养包括沟通能力、合作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这些能力都是帮助孩子们在学术和社交环境中取得成果的关键。”
瑞思教育区域学术负责人李秋婵分享了 AI 时代下教育的发展趋势。她认为:“AI时代的教育变革在于如何塑造未来学生的关键能力。瑞思教育始终秉持让学习发生,让成长看得见,让孩子在项目实践中获得面向未来的能力。”
此次大会不仅为少儿综合能力培养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也为深圳的教育创新与产业升级搭建了重要的交流平台。面向未来,期待深圳继续发挥自身的城市优势,探索教育创新之路,培养更多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推动教育与产业的协同发展,助力大湾区的建设与发展。
中国教育在线 林剑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