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穿越时空的课堂: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荔影拾光”团队让西关文化“活”起来
2025-08-10 14:01:00
中国教育在线

  近日,由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财经管理学院“荔影拾光・青春传承”突击队牵头策划,联合广州荔湾区昌华街道团委、昌华街道“双百工程”社工站共同打造的“穿越西关・非遗冒险岛”系列活动,为荔湾区的青少年们留下了一段独特的文化记忆。这场以“非遗体验+安全教育”为核心的沉浸式互动活动,不仅是一次青春力量与传统文脉的深度对话,更是“双百行动”在社区青少年服务领域的生动实践。

  “各位小旅客,欢迎来到19世纪的十三行码头!”在“历史穿越”板块,突击队队员化身“青春讲解员”,自编自导情景短剧,将西关从商贸古镇到近代文化交融的发展脉络生动演绎。他们以鲜活的语言、灵动的肢体动作,带领孩子们“穿梭”时空,在趣味互动中让孩子们触摸西关文化的深厚底蕴——这背后,是突击队成员多次走访老街、查阅史料的扎实准备,尽显财管学子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个人素质。

   

  图:突击队队员介绍西关千年文化

  为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队员们提前数周搜集整理广绣、榄雕等非遗技艺的影像资料,手绘制作泮塘五秀、艇仔粥等西关美食的科普手册,将专业知识与文化传播巧妙结合。活动中,他们通过“视频解析+实物展示+故事讲解”三维模式,深入浅出解读传统技艺的精妙与美食背后的文化密码,这种看、听、尝的多维体验,让西关文化的肌理变得可触可感,也让非遗技艺在青少年心中播下了传承的种子。

  值得一提的是,突击队创新性地将安全教育与趣味互动相融合,展现出独特的策划巧思。“昌华街小卫士”环节,队员们结合青少年认知特点,团队创新性地设计“安全知识大闯关”“隐患找茬”等游戏。“我们发现,生硬的说教很难让孩子们记住安全知识,所以想到用游戏化的方式,让他们在玩中学。”队员介绍道。通过同龄人易懂的语言和互动形式,防溺水、防拐骗等安全要点自然而然地进入孩子们的脑海,既延续了活动的趣味性,更体现了突击队对青少年成长需求的细致关注。

  “非遗漆扇制作”环节,为确保指导质量,队员们提前拜师学习漆扇制作技艺,反复练习调色、勾勒技法。活动现场,在队员们的耐心指导下,孩子们从颜料调配到纹样成形,直观感受传统工艺之美,这把小小的扇子,正是突击队用青春热情架起“传统与童趣”桥梁的生动见证。

  此次活动,“荔影拾光・青春传承”突击队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工+社区”协同模式,搭建起非遗传承与青少年教育的互动平台。这不仅彰显了广州工程财管学子扎实的专业能力和使命担当,更为西关文化保护注入了青春活力。从文化传承到社区服务,从人才培育到社会价值实现,活动实现了多维度的协同发展,生动诠释了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知行合一、服务社会的育人成效,也为“双百行动”的深入推进提供了富有活力的青春样本。

   

  图:突击队队员与昌华文化站社工、志愿者、儿童合影

  当孩子们将一把把自己制作的漆扇小心翼翼地收好时,这场文化探索之旅落下帷幕,但青春与传统的对话才刚刚开始。在西关的老街巷里,在更多青少年的心中,非遗的种子已悄然埋下,等待着在未来绽放出更绚丽的光彩。

  来源: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中国教育在线 林剑 通讯员:何芷君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