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碳”路,科创先行——江门职院低碳生态科技实践团校企联动,赋能“百千万工程”生态基建
为深入践行广东省“百千万工程”战略部署,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低碳生态科技实践团在指导教师何松松的带领下,携手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深水规院”),共同走进深圳市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通过实地考察与技术座谈,探索校企联动产学研融合,以科技创新力量共同助力生态基建。

图1 江门职院实践团与深水规院生态院团队在深圳市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探秘国家级示范园,感悟“两山”理念生动实践
深圳市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作为国内首个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是将废弃采石场成功蝶变为集生态修复、科普教育、科技示范于一体的国家级标杆,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园区讲解员的引导下,实践团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生态研学之旅。从形似蚯蚓洞穴、诠释生物与水土共生关系的网红地标“蚯之丘”,到通过4D影片让成员身临其境感受水土流失震撼冲击的微型影院,再到直观揭示坡度、植被与水土流失内在关联的模拟示范区,园区将“植被护土、生态保水”的科学逻辑具象化呈现,让在场师生对水土保持的迫切性与重要性有了更为深刻的领悟。

图2 江门职院实践团在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听讲解
聚焦生态护坡技术,共鉴生态治理智慧
在护坡工程展示区,实践团详细考察了依托山体原貌布设的各类先进护坡工艺。展示区系统呈现了从传统的浆砌石、干砌石护坡,到兼具环保与景观功能的生态袋、木桩护坡,再到抗冲性能的铁笼装石护坡等多边坡治理技术。这些工艺的巧妙应用,全面展示了现代水土保持工程的智慧与实践。调研期间,实践团向深水规院专家详尽展示了团队自主研发的高性能低碳生态混凝土技术,其创新理念与应用前景获得了院方的认可,为双方的深度合作埋下了伏笔。

图3 江门职院实践团实地考察生态护坡技术
深化产学研对话,共绘校企合作蓝图
实地参观结束后,实践团走进深水规院,与院方开展技术交流。会上,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的何松松老师率先以“高性能透水混凝土技术的理论与技术创新及应用”为题,阐述了最新研究成果。学生代表郑佳旋汇报了实践团研发的高性能低碳生态混凝土与实践成效。深水规院党晨席院长分享了在开拓双碳咨询业务,深入探索固碳减排、碳汇与水土保持的关联以及生态价值转化路径。双方围绕高性能低碳生态混凝土在生态修复领域应用展开讨论,深水规院党院长对实践团的低碳生态技术表示赞赏,认为其在生态治理实际场景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双方在党建共建引领、产学研深度融合、生态建设项目联合攻关等方面达成高度共识,明确了未来的合作方向,旨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图4 江门职院实践团与深水规院生态院团队讨论交流
凝聚青春力量,共赴低碳生态发展
此次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与深水规院的携手调研,既是青年学子扎根实践、探索生态治理的生动实践,也是校企协同助力“百千万工程”的具体行动。未来,双方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持续深化在生态技术研发、项目实践等领域的合作,让青春力量与专业资源深度融合,共同为广东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通讯员:郝玥、何松松 实习编辑:梁敏怡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