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岭南边疆携手行·‘石榴籽’实践团”赴喀什地区开展石榴籽祖国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025-08-26 13:44:00
中国教育在线

  为深入贯彻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8月8日至14日,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与兵团兴新职业技术学院交通运输学院联合组建的“岭南边疆携手行·‘石榴籽’实践团”一同走进新疆喀什地区,开展了一场兼具深度与温度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用青春足迹编织起岭南与边疆的团结纽带。

  

  实践团首站来到喀什博物馆,在一件件承载历史记忆的文物前驻足,在一段段详实的史料中溯源。通过沉浸式参观,队员们系统了解了新疆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深刻感悟到“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这一事实背后的厚重底蕴,筑牢了对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认知根基。

  

  在平均海拔4500多米的帕米尔高原上,实践团成员走进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拉齐尼军警民联合执勤工作站。在这里,塔吉克族护边员的坚守故事以及驻边干部的奉献日常,让队员们真切触摸到边境群众“家是玉麦,国是中国”的朴素情怀。在时代楷模拉齐尼事迹展厅,一家三代接力戍边的英勇故事令人动容——巡边时用过的马灯、磨破的靴子,无声诉说着拉齐尼“缺氧不缺精神”的坚守。随后,队员们跟随巡边队员踏上崎岖的戍边路,亲身体验护边人的艰辛。维吾尔族实践队员们更是感慨:“拉齐尼的精神就像高原上的雄鹰,指引我们守护好共同的家园。”

  

  在红其拉甫口岸,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之时,队员们捧着从天安门广场带回的国旗与国门同框,两面红旗在帕米尔高原的蓝天下同框,定格下“家国同心”的动人瞬间。

  

  在疏勒县牙甫泉镇,文化的交融与活力扑面而来。老街花巷里,木卡姆的悠扬旋律、阿肯弹唱的即兴豪情,让队员们沉醉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绚丽多姿。

  

  在与当地小学生共同开展的普法主题活动中,队员们通过情景剧、知识问答等形式,将法律知识融入互动,播撒法治种子。

  

  走访当地老党员家时,老人细数家乡从土坯房到安居房、从羊肠路到柏油路的变迁,让队员们感受到了边疆发展的生动实践。

  

  走进巴扎六村,村民们笑着讲述“医保全覆盖”“产业促增收”的幸福生活,一张张笑脸印证着民生改善的丰硕成果;而在维吾尔族一等功臣家中,军功章背后的报国故事,更让大家深切体会到“英雄不分民族,奉献皆是担当”的深刻内涵。

  实践团还漫步于喀什市区的巴扎,在烤包子的香气、艾德莱斯绸的斑斓中,感受新疆饮食服饰文化的独特魅力;徜徉喀什古城,迷宫般的街巷、融合多元风格的建筑,无声诉说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悠久历史,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在实景体验中愈发清晰。

  实践团此次赴疆开展石榴籽祖国行实践活动,是一次跨越山海的青春对话,更是一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课。南粤学子带着青春的热情来到新疆,在行走中读懂国情,在交流中凝聚共识,在实践中厚植情怀。正如队员们所言:“这段旅程让我们明白,民族团结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护边人的每一步巡逻、老街里的每一段歌声、生活中的每一次互助。”未来,这份在边疆收获的感动与力量,将化为青春奋斗的动力,激励他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中,继续书写“石榴籽紧紧抱在一起”的青春篇章。

通讯员:朱靖、凯撒江·阿斯汉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