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欢迎你!2025南方医科大学新生入学报到指南已送达!
2025-09-03 11:36:00
南方医科大学
亲爱的新同学
热烈欢迎你们加入南医人的行列
为方便大家做好入学准备
知悉学校开学安排和相关要求
请认真阅读以下提示内容
本篇含研究生与本科生入学指引
请拉取所需板块阅读
转发+收藏,助你顺利报到!
  研究生入学指南
  (一)报到时间
  9月5日
  (二)报到地点
  校本部图书馆1号门前
  (三)报到注意事项
  请同学们积极配合培养单位做好新生入学信息收集和健康管理工作,如出现发热、关节痛等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并主动报告旅居史和健康状况。同学们要强化“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密切关注疫情防控政策,切实做好个人防护。
  被确诊急性传染病的新生暂不来校报到,待身体痊愈后,须持医疗机构复课证明或痊愈诊断证明,经学校批准方可报到。
  (四)资料袋领取
  领取物品:报到流程、入学须知、新生入学教育安排表、心理健康手册、校研究生会宣传手册、《研究生管理规定》手册、《研究生违纪处分管理办法》手册等。
  (五)收费核查
  1.交回《南方医科大学校园联名借记IC卡签收回执》和本人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2.尚未缴纳学费者现场缴费,已经扣款成功的学生不再交费。
  (六)报到审核
  收取材料:
  1.录取通知书报到卡;
  2.硕士研究生需提供本科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原件退还);
  3.博士研究生需提供硕士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原件退还);
  4.退役大学生士兵需查验入伍证和退役证原件(报到审查合格后原件退回);
  5.定向培养研究生需提供定向培养协议书2份,学生本人需于9月10日前交至研招办;
  6.户口迁移证、档案、党团组织关系、体检表、政审证明等。
  注:落户同学需记录户口迁移证原件号码(后期需填写),并将户口迁移证与录取通知书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按顺序在左上角装订。
  (七)发放物品
  领取选课卡、原始实验记录本、学术报告记录本。(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八)住宿安排
  学生提前在南方医科大学学生微宿舍管理系统线上自选宿舍,并于报到当天在各公寓楼宿管值班室领取宿舍钥匙。
  (九)交通路线
  1、广州站到南医大
  地铁2号线(嘉禾望岗站)→地铁3号线北延段(京溪南方医院站)→步行到南方医科大学/地铁站D出口便民车
  2、广州东站到南医大
  地铁3号线北延段(京溪南方医院站)→步行到南方医科大学/地铁站D出口便民车
  3、广州南站到南医大
  A.地铁7号线(汉溪长隆站)→地铁3号线(体育西路站)→地铁3号线北延段(京溪南方医院站)→步行到南方医科大学/地铁站D出口便民车
  B.地铁2号线(公园前站)→地铁1号线(体育西路站)→地铁3号线北延段(京溪南方医院站)→步行到南方医科大学/地铁站D出口便民车
  4、广州白云站到南医大
  地铁8号线(石潭站)→地铁1号线(陈家祠站)→地铁3号线(体育西路站)→地铁3号线北延段(京溪南方医院站)→步行到南方医科大学/地铁站D出口便民车
  5、白云机场到南医大
  地铁3号线北延段(京溪南方医院站)→步行到南方医科大学/地铁站D出口便民车
入学须知
  01、请根据《2025级研究生报到流程》按期报到,参加开学典礼及入学教育,按照要求完成各项表格资料填写。
  02、按指定房间入住,妥善保管宿舍门、柜钥匙,并爱惜公寓内的一切设施,严禁人为损害和私自移动公用物品。入住时发现设施有问题,应及时上报。
  (学生宿舍管理中心总值班室电话:62789580;关注“南方医科大学总务处”微信公众号在线报修,特殊情况请拨打电话:62789213;关注“南方医科大学网络服务”微信公众号网络故障报修。)
  03、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室内无人时须关闭门窗,防止物品失窃;宿舍内严禁乱拉电源和使用大功率电器;未经学校同意,学生宿舍不得留宿外人。保持宿舍卫生,学校和培养单位将定期检查宿舍卫生情况并开展评比活动。
  04、主动联系培养单位辅导员及管理老师,积极配合培养单位及骨干进行自我管理,务必加入相应的QQ群、微信群等。
  05、报到后请自备纸质版小1寸蓝底彩色照片1张,用于办理学生证。
  06、尽快持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到校内的中国银行(生活区幼儿园向北直走,马路左边)办理密码更改等相关手续。
  07、9月8日-12日为2025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周,请认真阅读《南方医科大学2025级研究生入学教育安排》,严格遵守时间安排,届时将进行新生点名。
  08、新生入学后尽快登陆研究生院网站完成电子学籍注册工作。网址:http://yjsxt.smu.edu.cn/,具体操作办法由培养部门通知。
  09、按照有关规定,全日制研究生需在校住宿,如有特殊原因不住校的同学,务必填报《南方医科大学研究生不住宿申请表》和《南方医科大学研究生校外住宿安全协议书》,经培养单位审批后,统一汇总至研究生院思政科(相关表格可到研究生院网站—学生管理—表格下载),截止时间9月10日12:00前。
  10、因特殊情况在报到当日仍未能递交档案的学生,请务必在9月10日以前递交档案,否则将影响该生奖助学金的正常发放。
  重要提醒
  研究生院主页(https://yjs.smu.edu.cn/)、南方医科大学研究生教育公众号和各工作群为主要信息发布平台,请密切关注。
  其他需关注事项
  1、已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或需申请贷款展期的同学请于9月13日前将回执或有关材料交给培养单位老师。
  2、踊跃报名参加研究生会、研究生骨干及助管岗位的选拔。
  3、基孔肯亚热防控指南:
本科生入学指南
  01 报到时间
  9月6日-9月7日
  未经批准请勿提前报到;如因特殊情况无法按时报到,请向所在学院辅导员老师申请延期报到。
  02 报到地址
  校区地址: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马岗大道33号南方医科大学(顺德校区)
  住宿园区及报到地点:
  注:康复医学院新生在顺德校区道康苑报到点报到;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新生在顺德校区春语园报到点报到;其他本科专业新生在顺德校区各书院报到点报到。
  03 报到前准备
  信息采集
  报到前须在迎新系统完成信息采集、获取新生报到二维码(详见《2025级新生报到指引》)。请保持通讯畅通,关注“南方医科大学学生处”“南方医科大学招生办公室”等微信公众号,关注学院、专业QQ群和微信群发布的报到信息。遇到问题或困难,请及时联系所在学院辅导员老师寻求帮助。
  物品准备
  请提前准备个人衣物、床上用品、洗漱用品、数据线、充电物品等必备生活用品。
  证件、材料准备
  请在报到前准备好校园卡(银行卡)、录取通知书、与高考报名一致的身份证件、户口迁移证(如需要迁移户口)、党团组织关系迁移证明、新生档案等资料。如录取通知书遗失,请提前联系辅导员老师开具相关证明。
  健康监测与个人防护准备
  报到前请每日记录体温及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关节痛、皮疹等症状,或有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简称“两热”)流行地区旅居史,须及时向辅导员报告,待身体康复后再申请报到;严禁隐瞒病情入校。请提前学习“两热”防控知识,建议随身携带含避蚊胺成分的驱蚊液、穿着浅色长袖衣裤、提前准备蚊帐、电蚊拍等宿舍防蚊用品,避免在黄昏、黎明等蚊虫活跃时段前往草丛等区域。入校后请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宿舍卫生清洁行动。
  04 入校报到指引
  1、报到流程
  顺德校区北大门初步核验身份(出示录取通知书)——各书院、学院报到点核验身份、完成报到二维码扫描,提交相关材料、确认报到信息后签字——领取物资——入住学生宿舍。
  注意:新生经报到现场工作人员扫描【我的二维码】即完成现场报到。
  2、校内交通
  新生家长和车辆均可进校,车辆入校需按指定路线行驶,时速不超过30公里,在“临时停车区”下客、卸行李,并停放在指定区域。学校提供摆渡车,新生及家长可在北大门乘坐前往报到点。
  3、迎新志愿者
  学校在校门口、相关路口、宿舍楼下均安排了迎新志愿者,他们将指引并帮助新生完成报到、入住等工作。
  05 绿色通道
  咨询地点:各报到点绿色通道
  1.暂时无法缴纳学费的新生,可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手续,入学后学校按照实际情况予以资助。
  2.在户籍所在地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的新生,入校后请将生源地助学贷款回执(纸质版或电子版)交给所在学院辅导员,由学校统一录入办理。贷款发放后优先用于交纳学费、住宿费;贷款金额超过学费、住宿费的将于12月前统一返回转入学生个人银行账号。
注意事项
  1.报到期间,校内人流、车流将大幅增加,请新生及家长注意交通安全。
  2.入学缴费指引请参见《2025级新生入学手册》,少数因个人信息不完整等原因未收到银行卡的同学,请于报到日在校内“中国银行临时服务点”办理相关手续。
  3.请注意自身财务安全,妥善保管个人贵重物品,不随意将财物交由陌生人看管,离开宿舍请锁门。请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范兼职刷单、校园贷、上门推销等各类诈骗,一经发现,可立刻告知学院辅导员或学校顺德校区管委会安保办工作人员(顺德校区24小时报警电话0757-28984110或020-62785321)。
  4.请遵守校规校纪,禁止携带易燃易爆、有毒类物品进入校区。报到后如需离校外出,请向辅导员老师请假,严格执行学校请销假制度。
来校交通指引
  顺德校区地址: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马岗大道33号(南方医科大学顺德校区)
  建议使用百度地图、高德地图、谷歌地图等工具查询来校路线。
  顺德校区交通导航:可乘坐302路、327路公交到南方医科大学站下车。
珠江潮起 医路启航
美丽的南方医科大学欢迎你的到来
在共赴的仁心征途里
期待我们同筑白衣荣光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