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全面推进之际,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天星之梦”乡村振兴实践团一行青年学子,于2025年暑假深入开平市苍城镇潭碧村,开展为期九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立足专业、扎根基层,通过非遗传承、电商助农、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扎根田间地头,在实践中锤炼青春本色
队员们深入冬瓜田间,与农户共同劳作,体验农耕的艰辛,在炎炎烈日下收获的不仅是饱清朝甜的冬瓜,更是对土地与农人最真挚的敬意。团队还走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潭碧冬瓜”传承人陈顺安,聆听百年技艺与传承故事,感悟非遗背后的文化底蕴与乡土情结。
创新传播方式,以新媒体赋能乡村振兴
团队借助新媒体手段开展“乡土优品直播”,推介潭碧冬瓜等农产品,两场直播累计观看近2万人次,点赞超7万,有效提升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同时,团队推动“潭碧冬瓜”IP化发展,设计发布“瓜墩墩”系列表情包,开展冬瓜月饼手作体验活动,探索“非遗+美食”创新路径,拓宽农产品深加工与文旅融合新思路。
培育人才力量,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
团队注重文化传承与人才培养,走进苍城镇中心小学开展非遗文化小课堂,通过“瓜墩墩”IP形象和趣味互动,在孩子们心中播下文化自信的种子。面向镇村青年骨干举办两场“剪映视频技能培训”,提升基层工作者利用新媒体开展宣传推广的能力。实践尾声,团队形成翔实调研报告并召开成果反馈会,围绕品牌建设、非遗传承、电商拓展等方面提出切实建议,为当地乡村振兴提供可操作的“青春方案”。
九天时间,这群平均年龄仅19岁的青年学子,用脚步丈量乡土,以汗水浇灌梦想,真切诠释了"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青春力量。他们以实际行动证明,乡村振兴并非遥不可及,“百千万工程”就蕴藏在每一次田间的弯腰、每一场真诚的直播、每一堂用心的培训中。江职学子将继续怀揣热忱,砥砺前行,为广东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青春智慧。
中国教育在线 林剑 通讯员:魏景楣 实习编辑:梁敏怡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