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执笔绘振兴 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实践队赋能歌乐溪鱼苗品牌绽放新彩
七月的佛山高明歌乐村,骄阳把石板路晒得发烫,蝉鸣里却藏着别样的热闹 —— 村头巷尾的斑驳墙壁上,灵动的鳜鱼正 “跃” 出水面,金黄的稻穗挨着渔网 “摇” 出丰收景。这是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爱渔说 —— 高明渔业特色实践队” 队员们的墙绘,也是他们响应 “百千万工程”、为省级 “一村一品”“歌乐溪鱼苗” 品牌注入青春活力的生动缩影。

歌乐溪鱼苗品牌logo
=

更合镇歌乐村被授予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
墙绘 “会说话”!113.7 平方米墙面成品牌 “活名片”
“歌乐溪畔鱼米香,品牌苗种富家乡”“歌乐渔鲜,溪声佐盏共婵娟”……漫步在歌乐村的巷弄,一幅幅色彩明快的墙绘总能吸引行人驻足。实践队的队员们化身 “乡村画师”,以斑驳墙壁为画布,将歌乐溪鱼苗的品牌 logo、水乡风情与富民愿景融入画中。瞧,灵动的鳜鱼在水中游弋,金黄的稻穗与渔网交相辉映,113.7 平方米的墙绘不仅是艺术的呈现,更是品牌内涵的生动演绎。

歌乐村村委陆志文望着墙绘,难掩笑意:“以前外人来村里,总说不清楚我们的鱼苗好在哪,现在墙上一画,大家一看就懂 —— 这是歌乐溪的鱼,是能让乡亲们富起来的好苗种!” 墙绘成了 “行走的品牌名片”,不仅擦亮了 “歌乐溪鱼苗” 的招牌,也让村民对家乡产业多几分自豪。
全链调研,为产业发展 “把准脉”
品牌要走远,产业根基得扎牢。实践队沿着 “鱼苗孵化 — 养殖管理 — 病害检测 — 瘦身提鲜 — 市场销售” 的全产业链,自去年以来深入 6家水产养殖企业、13个养殖场,与养殖户蹲在塘头聊技术、坐在屋檐下谈销路。

“鳜鱼苗对水质敏感度高,孵化期水温波动不能超过 2℃”“瘦身阶段要控制投喂量,适量添加益生菌,才能去除泥腥味,保证肉质紧实”…… 队员们带着水产养殖技术、水生动物医学专业知识,一边记录一手数据,一边跟养殖户畅谈病害防治新技术应用推广中的困惑和痛点,从亲鱼培育到成鱼销售,每一个环节的细致调研,都为 “歌乐溪鱼苗” 的品质提升和产业链完善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活水做“底气”,把 “生态好苗” 故事讲出圈
“歌乐溪的水,来自云勇国家森林公园,是天然的‘活水宝库’。”这是队员们跟人聊 “歌乐溪鱼苗” 时,必提的 “王牌”。他们深挖这股“活水优势”:梳理资料才发现,得益于畜禽养殖场整治、河长制推进,歌乐溪如今水质常年达 Ⅱ 类以上,年产鲮鱼、四大家鱼等鱼苗 270 亿尾,鳜鱼苗 6200 万尾,产值超 1600 万元。“这就是最好的品牌故事啊!” 队员们灵机一动,要把 “活水” 做成了 “活招牌”。
他们巧妙地将这份 “生态底气” 融入品牌故事中,精心制作300把宣传扇面,印上 “源于云勇活水,养出生态好苗” 的响亮口号;还根据高明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的要求,设计了 “生态养殖,绿养富农”“出塘亮码,上市不慌” 等宣传语的扇面。队员们走塘入户,把生态理念随着一把把凉扇,如春风化雨般润入养殖户们的心田。

红色铸魂,青春使命跟着鱼苗“扎深根”
品牌振兴的背后,是精神的传承。实践队走进粤中纵队纪念馆、小洞村文选楼,在先辈们用过的枪械、泛黄的史料,以及鲜活演绎的红色故事中,深切感受革命年代的热血与担当。“前辈们为家乡解放舍生忘死,我们更要为乡村振兴拼尽全力。” 队员李嘉浩说。
“前辈们在文选楼里开会谋解放,我们在塘头里谋产业振兴,都是为家乡使劲。” 队员董育仪站在小洞村文选楼前,手里攥着刚记满的笔记。

红色基因的滋养,让实践队更加坚定了前行的方向。他们不仅要让 “歌乐溪鱼苗” 成为富民品牌,更要让绿色发展理念、专业服务精神在乡村深深扎根。如今,歌乐村的墙绘里,不仅有鱼儿在清波中欢快跳跃,更有青春与使命的激情碰撞。
从手中的画笔到热闹的塘头,从安静的课堂到繁忙的产业链,这群朝气蓬勃的青年正以专业之力,让 “歌乐溪鱼苗” 的品牌之花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绚丽绽放,书写着属于他们的青春华章。
中国教育在线 林剑 通讯员 何嘉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