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为卷,青春热忱作笔。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文化传播与产业深度融合,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青绿华彩”突击队在张幼晖院长的带领下,奔赴河源市凤安镇佛岭村,开展了为期十天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立足艺术设计专业优势,以壁画创作与文创产品开发为抓手,助力乡村文化焕新与产业提升。
深入调研,挖掘乡村文化内核
抵达佛岭村后,团队第一时间开展实地调研与座谈交流,深入了解当地以青梅、水稻、百香果种植和腊味、光伏发电为代表的特色产业,以及“禾坪说事”这一富有特色的基层治理模式。在与村干部和村民的沟通中,团队捕捉到佛岭村发展的真实需求与文化脉络,为后续艺术创作奠定坚实基础。
以墙为媒,绘出佛岭故事
在张幼晖院长的指导下,团队围绕“禾坪说事”与农业产业主题,开展墙绘创作。从初期的头脑风暴、草图设计,到现场的勾勒上色,师生们顶着烈日,一步步将艺术构想转化为墙上的生动画面。金黄的稻浪、累累的青梅、村民围坐共商村务的场景……一幅幅色彩鲜明、故事性强的壁画,不仅美化了村容村貌,更成为村民看得懂、有共鸣的“乡村故事汇”,吸引众多村民驻足赞赏。
文创赋能,融合产业与人文
团队深入挖掘佛岭文化元素,将“禾坪说事”、青梅、稻穗等符号融入文创产品设计,开发出包括主题马克杯、冰箱贴、笔记本、帆布包等一批兼具实用性与文化内涵的文创作品。暖黄色的杯身绘有田园议事场景,冰箱贴展现丰收喜悦,笔记本记录共治点滴,帆布包则融合青梅与议事图案,生动传递佛岭村的产业特色与治理文化。
艺术落地,服务乡村振兴
此次实践不仅是一次艺术创作,更是一场深刻的育人实践与文化服务。团队通过壁画与文创,将艺术植入乡土,激活乡村文化资源,增强村民的文化认同与凝聚力。作品紧密对接“百千万工程”和“三下乡”要求,切实助力佛岭村文化传播与产业推广,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青春续写,乡村振兴在路上
尽管此次“三下乡”活动暂告一段落,但“青绿华彩”团队与佛岭村的情感联结仍在延续。队员们带着收获与思考返回校园,也将继续关注这片土地的发展。未来,他们期待以更多样的形式、更深入的合作,继续用艺术书写乡村振兴的青春篇章。
编辑 中国教育在线 林剑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