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深圳市倡导的“每周半天计划”,践行“以万物为教材,以世界为课堂”的教育理念,2025年6月12日及19日,深圳市龙岗区横岗六约学校的五年级学生走进深圳市脑科学技术产业创新中心,启动“头脑特工队之脑力挑战赛”。作为校外实践课程的深度探索,此次活动融合了脑科学与数学元素,通过互动探究的形式,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接触大脑奥秘,开启智慧之门。
当大脑知识在基地「觉醒」!
五年级学生攥着印着挑战任务的学习单踏入基地时,整座场馆化作神经科学实验室 —— 只是不再是抽象的脑区图谱,而是变成形象生动的模型、脑机接口设备和互动游戏。这场由「每周半天计划」赋能的脑力挑战赛,让大脑奥秘跳出纸张,在探索中变成可触摸的思维冒险。
脑力大作战系列
展厅探秘:大脑会 “说话”
基地讲解员胥匀家老师为同学们生动地讲述了大脑的神奇进化历程。同学们整齐地围坐在一起,听得兴致盎然。
脑区功能坊:分工明确的 “小队”
在大脑模型前,学生指尖微颤,总是想着动动小手触碰下大脑模型。老师类比:“前额叶是‘小指挥官’,就像你们制定作业计划时在发号施令。”
学习单上,脑区图旁写满童趣标注:“颞叶 = 背古诗的‘声音录音机’”“小脑 = 跳绳的‘平衡教练’”。
视觉追踪挑战:90 秒眼球马拉松
倒计时开始! 学生们紧盯屏幕上的连线,脑机设备实时投影的专注力曲线上下跳动。
脑力防火墙:抗干扰王者诞生
随机找到学生分享:“在玩“读格子里数值较大的数字”这个游戏的时候,刚开始总读错,我旁边的同学可开心了!后来我决定慢点读,不着急,果然错误变少了!” 也有学生创造奇迹:“我觉得我的抗干扰能力很强,一个没错!”
左手涂鸦:《卡农》里的神经冒险
“刚才用左手画画,感觉自己像个 “小菜鸟”!平时用右手写字很轻松,用左手拿蜡笔时,手一直抖,画的直线歪歪扭扭的,像小蛇在爬”某学生看着歪扭的线条直发愁,可《卡农》音乐响起时,笔触渐入佳境:“但听着《卡农》音乐画画,我慢慢没那么紧张了!”
“我们一起”团队赛——意念赛车、意念掰手腕
一系列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和脑波控制的团队比赛项目逐一展开。学生们分成小组,戴上脑机接口设备,通过意念操控赛车在赛道上疾驰,或是与队友进行意念掰手腕的较量。
每一次成功的操作都伴随着脑波数据的波动,学生们在比赛中不仅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更深刻体会到了脑机交互的神奇与魅力。随着比赛的深入,现场气氛愈发紧张而兴奋,学生们全情投入,享受着这场动感旋律下的神经冒险。
大脑模型制作:彩纸里面的科学魔法
学生们还亲手制作了大脑模型,通过彩纸和剪刀,他们将科学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体验了科学魔法的魅力。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加深了对大脑结构的理解。
项目负责人王迪老师表示“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们在‘每周半天计划’的脑力挑战赛中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颁奖时刻:脑波数据变勋章
当每周半天成为科学启蒙点
返程时,有学生攥着《脑波报告》不肯放手:“原来我的大脑这么厉害!” 这场被“每周半天计划”滋养的脑科学之旅,让神经科学不再是课本上的名词 —— 当孩子能亲手触摸大脑模型,能看着自己的专注力变成跳动的曲线,科学便真正住进了他们的好奇心与探索欲里。(头脑特工队项目组:王迪、杨洋、刘琛、黄翠妮、贾方芳、汪麟颂、吕慧玲、孙渊、夏跃军、胥匀家)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