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专访江门市工贸职业技术学校优秀学生王颖瑜:深耕专业技能 追逐心中梦想
2025-07-04 17:09:00
  “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现代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战略人才是支撑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为进一步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职业教育体系,增强社会对职业教育的了解,引导广大学生和适龄青年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中国教育在线 职教网】特别策划中职学校优秀学生系列访谈活动。
江门市工贸职业技术学校 王颖瑜 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
  中国教育在线:请简单介绍一下你的个人情况和目前所在的学校以及所学的专业。
  王颖瑜:大家好!我是江门市工贸职业技术学校2022级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名应届毕业生。我所学的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是一个融合了科学照护、健康管理等知识与技能的综合性、现代化专业。非常荣幸的是,通过在校的刻苦学习和实践锻炼,我不仅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获得了银奖的荣誉,还非常幸运地被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通过自主招生免试录取。
  中国教育在线:在入学前,你对职业教育的印象是什么?现在的看法有变化吗?
  王颖瑜:入学前,受传统观念影响,我曾以为职业教育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学点简单技能,发展空间有限。但进入江门工贸学习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后,我的看法彻底改变。亲身经历告诉我:职业教育标准高、要求严。 先进实训、科学课程和备赛世界技能大赛的磨砺,让我深刻体会到掌握精湛技能需要工匠精神,绝非易事。更重要的是,职教路径宽广畅通。 我凭借大赛银奖获得顺德职院免试录取,这证明技能成才同样能赢得优质升学机会和精彩未来。
  现在,我坚信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成才通道。 它精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培养社会尊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我为选择职教、练就本领、以技能实现价值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信!
  中国教育在线:你在校期间最难忘的一门课程或实训项目是什么? 
  王颖瑜:最难忘的是《养老照护》的实景模拟实训。第一次实操是指导老年人在床上翻身,我学着老师示范的样子,轻呼”模拟病患“奶奶,指导奶奶屈起双腿,用健肢抓住患肢举起,身体左右摆动,利用健侧力量带动患侧翻身。这个动作看似简单,但对于偏瘫患者就像雪中送炭,学会后不仅可以提高自主生活的能力,还可以预防压疮形成。通过模拟环境中的实训,让我深刻体会到专业照护技能对长者尊严与生活质量的重要性,也真正理解了这份工作的温度与责任。它奠定了我投身养老服务的信念基础。
  中国教育在线:能否分享一次你通过实践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经历?
   王颖瑜:在高二的一节养老照护课程中,老师抱着血压计走进教室,说要教我们测量血压。课堂上我目不转睛的盯着老师演示,跟着一步步操作:我先让同学手臂与桌子同一水平,把袖带缠上手臂,空出两指空间,再将听诊器放在合适位置,看着给同学测量的血压在正常范围内,我暗自窃喜。回到家中,我马不停蹄的拿出血压计给奶奶测量,我按照步骤仔细操作。听到血压计传来的声音时,心提到嗓子眼了,直到看到血压值在正常范围内,悬着的心才放下。从那以后,我每天都会给奶测血压,看到奶奶稳定的血压和逐渐红润的脸庞,我更加明白,在学校课堂上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守护家人的能力。
  中国教育在线:职业学校的教学模式(如理论和实践结合)对你的能力提升有哪些帮助?
  王颖瑜:“理实一体”的教学让我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比如养老照护课程通过 课堂理论知识学习→ 实训室反复演练操作流程→ 模拟真实场景解决问题。 这种循环锤炼了我的专业判断力、娴熟操作能力及临场应变力,这正是职教模式赋予我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教育在线:你参加过哪些技能竞赛或实践活动?从中获得了哪些成长?
   王颖瑜:我参加过养老照护赛项的各种竞赛,比如校内技能周、南粤家政技能竞赛以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市赛、省赛和国赛。种种比赛不仅提升了我个人的实操技能和理论知识,还提高了我的心理素质。从前,面对困难挫折时,会因为惧怕挑战轻易放弃。参加比赛后,备赛的艰辛和每一次的挑战,让我拥有面对未知时孤注一掷的勇气,和失败后也能乐观积极的心态。
  中国教育在线:你觉得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王颖瑜:核心区别在于培养路径的“聚焦性”和“衔接性”。 普通高中侧重学科知识储备,为升学奠基;而职业教育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通过“学中做、做中学”的理实一体模式,直接锤炼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这让我在世界技能大赛中能快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获得免试升学机会——职教赋予我们的是无缝衔接行业与深造的“双翼”能力。
  中国教育在线:你所学的专业需要掌握哪些核心技能?目前掌握得如何?
  王颖瑜:需要掌握具备照顾老人、婴幼儿、孕产妇等特殊人群日常生活起居的能力;学会家庭物品管理,对各类物品进行分类整理;学会营养膳食,搭配出营养健康的饭菜等。目前,我对养老照护的技能掌握的更加全面,其余技能掌握了基础,在上大学后,我会继续深造学习。
  中国教育在线:学校提供了哪些校企合作或实习机会?这些经历对你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何帮助?
  王颖瑜:我校与养老机构开展社会实践合作,我曾在养老院完成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这段经历让我将课堂所学的照护技能、沟通技巧直接应用于真实场景,特别是在处理老人突发状况时,锻炼了我的应急处理能力。这些实战经验不仅强化了我的专业自信,更让我明确了在智慧养老领域深耕的职业方向。
  中国教育在线:你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什么规划?未来想从事什么行业或岗位?
  王颖瑜:我的职业规划:进入大学后,我会继续学习相关的知识课程,通过实践学习和技能竞赛磨练自身。我计划在实习期加入养老机构,能够独立、高效的完成各项基础护理工作,在熟练掌握基础护理的基础上,注重提升与老年人的沟通技巧和心理关怀能力,通过不断学习,逐步成长为团队中的骨干力量。以后希望能够在养老领域成为专家型人才,积极参与行业交流和培训活动,推动养老护理行业的发展。
  中国教育在线:你觉得职业学校的学习是否为你未来的就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王颖瑜:我觉得职业学校为我未来的事业打下了不可替代的实践基础。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往往能更好地为未来就业做好准备。通过"理论+实训+校企轮岗"的三维培养模式,我不仅在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得养老照护赛项银奖,掌握了过硬的专业技能,更在实践中,锻炼了应急处理、团队协作等职业素养,这些经历让我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充满信心。
  中国教育在线:在校期间,你参加了哪些社团或校园活动?这些活动对你有什么影响?
  王颖瑜:在校期间,我加入了国旗班和街舞社两个社团。作为国旗班成员,每周的升旗训练培养了我的纪律性和团队协作能力,让我更加懂得责任与担当;而在街舞社的排练和演出经历,则提升了我的艺术表现力和临场应变能力。这些多元化的校园活动不仅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更让我在专业技能之外,全面发展了个人素质,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
  中国教育在线:在中职学校,你遇到的最大学习挑战是什么?是如何克服的?
  王颖瑜:我遇到的最大挑战是家政服务的规范性与效率难以兼顾。初期练习时,常常顾此失彼:要么动作标准但耗时过长,要么追求速度却忽略细节。这让我感到挫败,怀疑自己选择这个专业是否是正确的?但我很快调整好心态,为突破这个瓶颈,我采取了三个关键行动:首先,利用课余时间在学校实训室反复演练,将每个服务流程分解成标准动作模块,我养成随身带小本子的习惯,把每次失误记录下来;其次,通过手机录像回放,逐帧分析动作瑕疵,甚至对着专业比赛视频做动作对比,我反复练习,直到形成肌肉记忆,看着瑕疵越来越少,我慢慢找回信心;最后,在真实服务场景中磨练技能,虽练习了千百遍,但手心依然冒汗,我不断深呼吸让自己尽可能放松,我开始熟练的操作 ,有条不紊的完成每一步,整理干净后,那一刻所有在实训室里崩溃的瞬间,都化作了我的力量。
  中国教育在线:有没有哪位老师或同学对你的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可以分享一下吗?
  王颖瑜:在我的学习生涯中,班主任兼竞赛指导老师对我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她是一位极具责任心的老师。在结束省赛后,高强度的训练和压力让我近乎崩溃,大量需要背诵的养老护理理论知识、反复练习却仍达不到理想效果的实操技能,还有对竞赛结果的担忧。在知道要为国赛作准备时,我产生了退赛的念头。老师得知后,她找到我耐心倾听我的倾诉,她不断鼓励我、开导我。在她的鼓励与指导下,我逐渐重拾信心,学会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最终,竞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更重要的是,我收获了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持到底的毅力。
  中国教育在线:回顾在中职的时光,你最想感谢的人或最难忘的事是什么?
  王颖瑜:除了老师,我也很想感谢我的父母和朋友。我的父母很支持我的决定,尊重我的想法,备赛时他们会陪我练习台词,会在我情绪低落时激励我,在我取得优异成绩后给予奖励。因为备赛,我失去了很多和朋友相处的时间,她们没有责备我,反而经常鼓励我,给我制造小惊喜,比如爱吃的零食和礼物。他们在我低谷时给予我温暖,在我取得成绩时与我一同欢呼,我很感谢他们。
  中国教育在线:最后,请对未来的学弟学妹说一句鼓励的话
  王颖瑜:我想送给学弟学妹们一句话“我们存在于一生仅一次的当下”,所以更要带着热烈与勇气,把每个“此刻”都活成独一无二的风景。无论是深耕技能的专注,还是追逐梦想的坚定,当下的每一份努力,都会在未来的某天,成为照亮前路的星光。
中国教育在线编辑:刘洁羽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