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10点,武汉正式封城。武汉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无特殊原因,市民不要离开武汉,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一个千万级别大城市采取最严厉的防疫措施,这是历史上第一次。
截止到12日,武汉封城已经整整20天。这20天,对于武汉人民来说是苦难和希望并存的20天,对全中国的人民来说也是如此。20天里,在这个苦难的时间里,有太多感动的故事,我们怀着希望、勇气和对彼此的爱意在这段艰难的岁月里行走,这场疫情带来的灾难终会过去,那些温暖的人和事也会被记录下来。
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贵州工商职业学院的学生们,看看他们用自己的责任和担当书写的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大健康学院2018级专科护理3班在校二年级学生赵新颖,家住黔南龙里县。在得知抗击疫情的前线有需要时,赵新颖第一时间提交了报名信息,她说:“疫情面前,作为一个医学生,我有责任和义务,出一点微薄之力保护大家。”
目前,赵新颖同学在龙里县中医院急诊室内做志愿者。赵新颖同学表示,在看到志愿者招募的公告时,内心还是十分忐忑,因为也怕自己被感染,但想到自己是医护生的时候,还是填了志愿者报名表。真正去到医院开始工作的时候,也慌过,也害怕过,因为不知道哪个病人身上会有病毒,不知道自己是否能保护好自己,不过在看见其他的医务人员都奋不顾身的坚守岗位时,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坚守我自己的岗位,即使每天累的全身疲惫。看见病人脸上有笑脸了,都足够了。赵新颖说她特别坚信,我们一定会战胜病魔!
大健康学院2019级专科护理10班在校一年级学生王俊杰,家住贵州省遵义市赤水市。自疫情发生以来,从2月1日起,他就加入当地医院的志愿服务,负责每日给高速路口的一线工作人员送物资,在医院为患者及家属进行就医指导、测量体温等工作。
因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式严峻,赤水市医院派了多名医生和护士去前线支援,王俊杰说:“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更是作为一名护生,面对本次疫情,更加责无旁贷。”2月1号,王俊杰成为市医院志愿者,忙碌在防控疫情的一线。他表示他会保护好自己,做好一切防护措施,同时呼吁老师、同学们不要外出。寒冷的天气,也不能阻挡我们的志愿者贡献自己力量的心。加油武汉!加油中国!
工程学院2018级工程造价二班在校二年级学生冯鹏飞,家住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扩散,为响应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团委的号召,积极的做好应对,冯鹏飞积极作为,报名成为一名志愿者,现在位于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思南县的交界处,主要工作是防止县城群众外出,也防止他县的群众进入与本县的群众接触,防止交叉感染,二十四小时看严来往的车辆管控及驾驶人员的体温检测和记录,及录入到电脑中。
冯鹏飞表示在工作中会遇到困难不用害怕,就是要找到很更合适的方法处理,在他看来社会实践是我们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一份担当,能为社会贡献自己微小的力量,是开心快乐的。冯鹏飞说“国是第一位,有国才有家” 让我一直努力的工作能量源于此,让我一夜一夜的工作,打完这场战役,冬天终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会晚到!”
工程学院2018级新能源汽车技术专科一班在校二年级学生余广林,家住遵义市湄潭县,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他积极响应遵义市湄潭县团委的号召,自愿报名志愿者,二十四小时看守县城的车辆与人员的出入,有时也会去每家每户进行排查是否有从外地回来的居民,以及录入数据。
现在国难当头,能为国家奉献出一点微薄的力量,是作为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义务,在这个危难关头,虽然不能冲在一线,但是会尽最大力量奉献社会,为人民服好务,余广林说自己的这一点力量,能帮助到大家。等疫情过后,待到春暖花开时,我们一起走上街头,摘掉口罩,繁花与共……
大数据学院2018级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本科2班在校二年级学生郭天才。当听闻征召疫情防范工作志愿者时,郭天才本着“为了我们共同的健康而努力!”的初衷,逆向而行,奋不顾身地加入到毕节市大方县黄泥乡曹门村的疫情防范小组当中,每天以自愿者的身份给当地的出入车辆进行登记,配合村委会做好排查工作,无私地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为了防止疫情的扩散以及人们的安全,郭天才协助其他的工作人员在镇子的边缘处设置活动路障,每天二十四小时昼夜不停地守在那里,并对外来人员或想外出的人员进行耐心的劝返,告知他们疫情的严重性。除此之外他每天早上和下午还对当地居民住户进行巡逻、点名。如果遇到聚会、打麻将、缺人的情况时便会立刻上报,届时便会有相关人员前往协调。
在2月6号晚上12点过,乡党委书记来到他所在的卡点审查工作,而乡党委书记所乘坐的车向着他们直面驶来,加上天黑的原因,以至于误以为是闯关的车辆,于是便把车辆拦截下来。经过几分钟的交涉后,对方才表明身份,虽然是一场误会,但是党委书记却对他们的工作态度给予高度肯定,极力的表扬了他们。从认真积极的工作态度,同时体现出对防止疫情扩散的决心。他说到“身为一名大学生,保卫国家、保护人民是我的责任与义务,中国加油!”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一定能够打“胜仗”!
大数据学院2019级大数据技术与应用1班在校一年级学生黎勇,在新型冠状病毒蔓延之际,毅然加入到镇上疫情防范工作小组当中,每天以派出所协勤志愿者的身份对过往车辆进行体温监测、人员排查、劝返登记等系列工作。
当更多的人选择保护自己的时候,黎勇选择“逆行”,他说在学校为班级同学服务,到社会就要为大家服务,他表示会好好保护自己,在做好防护保护好自己的同时为大家出一份力,相信这场战役我们会很快胜利的。
经济与管理学院2017级市场营销专业在校三年级学生周恒。2月3日,他成为一个抗击疫情的的志愿者,周恒说刚开始接触这份工作,也没有什么经验,跟着村领导党员同志、镇上领导、县上领导和派出所的学习了一天自己很快就学会了怎么去跟人民群众沟通和宣传新型冠状病毒的危害和在家隔离的好处,让大家都积极配合政府工作,给我们的祖国一个安全和谐的美好未来。
现在周恒每天的工作时间就是早上八点到中午十二点,不让任何的行人和车辆进入我们村,并告诉他们怎么来的就怎么回去,也不让村里的人出去,不让他们到处闲逛。大部分居民都很认同周恒的工作,只有少部分的人没有一点安全意识和作为人民的责任、肆意妄为。在他看来其实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以国家安全为大,以人民健康为大,我们大家就能营造出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周恒表示他是自愿参加的这个防控疫情的志愿者工作,抗击疫情的工作不是一个人的责任,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有的责任,他会一直努力并且认真的工作下去,不会有一点的松懈,直到新型冠状病毒离开我们县城,离开贵州,离开中国。
人文体育学院2018级空手道专业在校二年级学生刘志帆,家住遵义市红花岗区。刘志帆是从网上得知了疫情防控需要志愿者的消息,他第一时间参与了网上报名,目前已经投身到一线抗疫工作中,目前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协助当地中华路居委会,对周边十几个社区进行挨家挨户的排查,询问是否去过外地或者有外地的亲戚朋友来过,协助医生对居民进行体温检测,并且对隔离用户进行后勤保障并监督。
截止到今天,刘志帆在工作岗位上已经联系工作七天,这期间吃饭时间都没有规律,每天在社区来回奔走,群众举报马上上门排查。刘志帆表示就在自己快坚持不住的时候,就会想到真正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想到很多医务人员的事迹,他就在感动中就会升腾出一股力量,让自己能坚持挺过每个艰苦的时刻!
人文体育学院2017级社会体育专业在校二年级学生徐孙源,家住遵义市习水县。面对疫情,在得知社区需要志愿者时,他义无反顾加入贵州习水县杉王街道办事处防疫工作,他宣誓:遵守纪律,服从安排,不计得失,攻坚克难,全力以赴助力习水防疫工作取得胜利。徐孙源作为土生土长的习水人,对习水县城内路线十分熟悉,在一线工作中发挥自身优势协助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完成防疫工作目标。
目前,徐孙源作为志愿者,主要工作是协助习水县杉王街道办事处长征社区进行挨家挨户的走访排查;帮忙协助各个社区的工作人员,做好工作人员的后勤保障。现在他已经从事志愿者工作十多天,由于疫情严重,很多时候都要跟随杉王街道长征社区的工作人员一同工作坚守到晚上11点。徐孙源说“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就应该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挺身而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为国家出一份力!”
大健康学院2017级临床护理四班在校三年级学生陈红,目前在遵义市播州区人民医院实习。疫情响起,武汉陷入危机,随着春运蔓延向全国各地,新型冠状病毒伸出魔爪,所有的医护人员首当其冲,还是一名实习生的陈红每日看着报道,确诊、疑似、死亡病例蹭蹭蹭往上涨,她内心感到的是恐慌,畏惧,当身边的老师要奔赴前线的时候,她说自己心里想到更多的首当其冲,于是自己也奔赴志愿者一线。
成为志愿者的陈红加入到发热门诊协助老师们测量体温,进行预检分诊,和其余小伙伴在发热门诊进行预检分诊,开展了一场与病魔的战争。陈红说她的初心就是宣读过的南丁格尔誓言,她坚信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一定能赢!
这场在全中国肆虐的疫情终将过去,也必将过去,我们都会度过这场劫难。现在我们把这场战役中奉献、感动和温暖的故事记录下来,告诉每个人,我们是如何战胜了这场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