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铜仁职业技术大学稻田里的“科技问诊”:“青韵侗行”服务队为贡米之乡开方解困
2025-07-07 18:03:00
铜仁职业技术大学

  稻穗抽穗时节,玉屏侗族自治县亚鱼乡郭家湾村千亩贡米示范田里,一场别开生面的“田间课堂”正在进行。2025年 6月28日,“青韵侗行”志愿服务队联合水稻专家龚向胜、田碧虎,将农业科技知识送进田间地头,为饱受病虫害困扰的贡米产业开出“绿色良方”。

  “大家看,这种叶片上出现梭形褐斑,且边缘呈褐色、中间灰白色的,就是稻瘟病的典型症状。” 田碧虎老师蹲在病株旁,用镊子轻轻拨开稻叶,叶片上的病斑在阳光下清晰可见。二十余名队员围作半圈,有的举着放大镜仔细观察,有的快速记录笔记,还有的用手机拍摄病株特征。“高温高湿环境下,纹枯病特别容易发病。” 田碧虎指着叶鞘处云纹状的病斑提醒,“发现后要及时排水晒田,降低田间湿度,这是物理防治的关键。”

  作为郭家湾村的支柱产业,贡米种植面积已达1200余亩,但近年来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等病虫害频发,传统防治手段收效甚微。郭家湾村工作人员吴沥海表示“贡米是郭家湾村的主要作物,近年来病虫害发生严重,绿色防治技术难度大,很让人头痛,现在有了技术支持,我们的贡米产业一定能发展好”烈日下,队员们分组深入稻田,采用科学统计方法,对病株密度、发病程度、虫口基数等数据进行系统采集,为贡米病虫害绿色防控打下坚实基础。“把课堂搬到稻田里,理论知识一下就‘活’了。” 龚向胜老师感慨道,“学生以前在实验室看标本,远不如亲眼观察病株来得直观,大田实践教育意义非凡。”

  此次“调查 + 培训”的实践模式,既让农户掌握了病虫害识别与防治要点,也让学生在泥土中深化了专业认知。

  “接下来,我们将结合调查数据,为郭家湾村定制绿色防控方案,包括创新生物种养模式,调整生物农药配比,释放天敌昆虫等技术。” 带队老师陈艾婷表示,“青韵侗行”团队将持续发挥专业优势,用科技力量守护贡米飘香,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作者: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文/伍紫珊 

图/张猛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