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安顺学院“绿野菌盾”振兴团:以菌为媒,绘就乡村振兴与食安科普新篇章
2025-08-14 11:19:00
安顺学院

  2025年暑期,安顺学院“绿野菌盾”振兴团响应“三下乡”号召,怀揣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守护民众饮食安全的初心,踏上实践征程。团队聚焦野生菌这一乡村特色资源,从产业调研到食安科普,深入安顺多地,用青春行动书写乡村振兴与食安守护的双重答卷。


  8月2日,团队首站走进安顺本地野生菌主题餐馆。团队成员身着统一红衫,围绕野生菌菜品、食材来源及食安管理,与店主深入交流。店主详细介绍特色菌菇菜品,分享采购渠道与保鲜措施,也提及食客因不了解毒菌风险,偶有“猎奇式点单”。团队记录食安隐患,后续将结合调研,优化毒菌科普内容,守护食客“舌尖安全”,助力野生菌餐饮行业健康发展。

  8月3日,团队奔赴安顺市西秀区花鸟市场。团队成员仔细观察各类野生菌的品种、品相,并与摊主们亲切交流,询问各类野生菌的来源、进货渠道、销售价格等信息。过程中,成员们还不忘向摊主和购买者普及毒菌识别知识,提醒大家注意食品安全。此次调研,不仅让团队深入了解了市场上野生菌的售卖现状,也进一步提升了市民对于毒菌危害的认知,为后续的毒菌科普工作积累了宝贵资料。

  8月4日,团队深入安顺市紫云县坝洋镇山林。成员们穿梭在松针和落叶间,在专业老师指导下,学习辨别野生菌。大家俯身观察,可区分食用菌与毒菌特征:毒蝇伞的鲜艳斑纹、致命白毒伞的光滑菌盖,都成为“辨毒密码”。采集过程中,成员们小心收纳可识别种类的菌体,为制作科普标本、开展食安宣讲等储备素材。此次实践,让成员们掌握野生菌基础辨别技能,更深刻认识到:食安科普的第一步,是自身筑牢“辨毒识菌”根基,才能向群众有效传递“未知不采、不食”的安全理念。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