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贵阳人文科技学院"望星读书计划"第五期:走进巴金《憩园》的文学世界
2025-09-29 09:44:00
贵阳人文科技学院

  近日,贵阳人文科技学院在花溪校区图书馆举办“望星读书计划”第五期读书分享会,以“在贵阳·巴金的‘人间场’”为主题,聚焦巴金经典文学作品《憩园》,在文字与故事的碰撞中,探寻巴金笔下的家族兴衰、人性微光与时代印记。

  特邀中文教研室专职教师邹林超作主题发言,60余名师生参与活动。读书分享会由大学语文教研室副主任苏安宁主持。 

第五期读书分享会现场

  主题发言:解锁《憩园》与贵阳的深厚联结


邹林超老师作主题发言

  邹林超老师在发言中围绕巴金与贵阳的渊源及相关创作展开讲解。“1944年,巴金在贵阳花溪公园“东舍”与萧珊结为伴侣,此地后更名为“憩园”,因与巴金成都祖屋后花园同名,成为《憩园》的创作灵感来源,而小说的传播亦对这一地名的延续产生影响”。邹林超老师介绍说。

  邹林超老师还介绍,《憩园》以抗日战争为时代背景,通过三线叙事手法展现家族兴衰与人性百态,其艺术成熟度较巴金前期作品有显著突破。他谈到,巴金曾在贵阳中央医院住院,期间以自身经历创作“人间三部曲”中的《第四病室》,并初步构思《寒夜》的结构与基调。这三部作品标志着巴金创作风格从批判转向温情,字里行间饱含对小人物的深切关怀。同时,邹林超老师结合当下社会现实,解读作品对“警惕财富腐蚀人性”“重视家庭教育”的启示,传递对巴金“人间在场”理念的深刻体悟。

  多维解读:挖掘《憩园》意象与人物光辉

  2025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何紫依、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高雅作为领读员先后发言,从不同维度分享阅读感悟。何紫依聚焦小说中“老宅”这一核心意象,分析其作为纽带串联杨、姚两家悲剧的叙事作用,探讨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摧残及金钱对人的异化。高雅则重点解读《憩园》中的主要人物,尤其对女主人公万昭华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一角色是灰暗故事中的“暖色”,生动展现了人性光辉。

  活动期间播放了202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朱羽彤为本次分享会录制的视频。视频中,朱羽彤以《憩园》为切入点观照现实生活,谈及“情感中难以脱离不满意关系”“对‘摆烂’现状不满却难付诸改变”等当代青年常见问题,引导同学们带着现实思考阅读经典;同时,朱羽彤向2025级新生推荐前往花溪公园探访真实的“憩园”,借阅读契机规划好大学四年,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真诚分享引发新生强烈共鸣。

  多名同学踊跃参与交流,结合自身理解分享对《憩园》的感悟,现场思想碰撞不断,交流氛围愈发热烈。

  碰撞思想:共赴下期“奔跑”之约

合影留念

  本次“望星读书计划”第5期读书分享会在花溪校区图书馆圆满落幕。下期(“望星读书计划”第6期)将在大学城学生社区举办,届时将带领师生共读三浦紫苑的长篇小说《强风吹拂》,通过书中热血的奔跑故事,诠释“坚持”与“团队”的深刻意义,持续为校园营造浓厚书香氛围。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