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贯彻劳动教育理念,落实“五育融合”育人要求,11月7日下午,学生社区举办的第三届“厨艺秀”劳动实践在四大食堂三楼教工餐区同步开展。活动得到了后勤管理处、保卫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由药学院、护理学院、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基础医学院共同承办,来自全校各学院的40支参赛队伍同台竞技,在灶台间演绎劳动之美,在烟火气中收获成长。


校党委副书记于浩现场观摩指导。寄语同学们“劳动是成长的必修课,厨房虽小,却是锤炼本领、展示风采的大舞台,希望同学们能在烹饪的过程中感受劳动的温度,增长劳动技能。”亲切的话语让现场选手备受鼓舞,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比赛。

赛前的劳动思政课上,教学名师陈铮宏,思政教师肖蓉、凌富亚,辅导员柴颖、毕丽、刘慧、陈丽、马景瑶分别以1+1互动宣讲模式为同学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微课,他们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讲授劳动的价值与意义,将思政教育融入劳动实践,让同学们在动手前先悟初心。


比赛中,各参赛队分工协作、有条不紊,在60分钟内完成了一道固定菜品宫保鸡丁和一道自选创意菜品的制作,切配、翻炒、调味、装盘一气呵成,宫保鸡丁的鲜香与自选菜品的创意碰撞,煎炒烹炸的声响与团队协作的笑语交织,四大赛区处处洋溢着热闹的烟火气。选手们不仅追求菜品的色香味形,更在菜品命名上巧思不断,“医者仁心养生汤”“本草鲜香时蔬卷”等富有医学特色与创意的菜名,充分展现了青年学子的创新思维与专业情怀。




校领导、老师们与同学们一同烹饪,并参加了餐叙和评审,共享劳动成果。评委们依据评分标准,从观感和品鉴角度对菜品逐一打分,各赛区厨师长进行专业点评,现场老师对同学们的厨艺和创意赞不绝口。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样的劳动实践教育活动生动有趣、意义深远,不仅提升了生活技能,更深刻理解了“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内涵。
贵医学子出品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作出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明确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贵州医科大学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劳动教育改革尝试,与时令变化结合,从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出发,打造“劳美四季”劳动实践教育品牌,初步显现了良好效果。




不同于以往要解决部分青年“五谷不分”“不知稼穑”的知识性问题,贵州医科大学开展劳动教育的重点,在于将课程教学融入到真实的生活场景和劳动的过程当中,让学生去体会每一项劳动的辛勤并真切地感受劳动的幸福和生活的实在感。
面向未来,学校还将坚持“五育融合”,创新教育形式,加强协同育人,推进劳动教育更加全面和深入地融入实际生活与专业发展。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