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民族风情:日常食俗

http://zige.eol.cn  来源:  作者:  2012-07-20    

哈尔滨市居民以汉族为主,其中多为山东与河北省移民。旧时的哈尔滨,外国侨民比例较多,其中俄侨占多数。外侨生活方式与习俗对哈尔滨人的文化、饮食习俗有一定影响。哈尔滨人旧时多以大饼子(玉米面贴饼子)为主食。原当地居民喜食大馇子、小米饭和炖菜;山东人喜吃面食和鱼;河北人喜食米饭,爱喝高梁米粥。哈尔滨人受少数民族饮食习俗影响,喜欢吃黏糕和黏豆包、“列巴”(一种大面包)、红肠等,喜欢喝“苏波汤”。
  哈尔滨历史悠久,区域文化鲜明,烹饪原料得天独厚。不仅有金元文化的积淀和外来文化的影响,而且还有大小兴安岭的山珍野味,松花江的“三花五罗”,黑龙江的鲑鱼,乌苏里江的大马哈鱼,这些都为形成哈尔滨的风味特色奠定了文化与物质基础。
  哈尔滨风味是由风味小吃,家常风味,传统大菜,特色宴席和熏酱制品构成。哈尔滨的风味小吃,选料广,品种繁多,充分展示了地域风情。例如鸡丝豆腐脑、叉烧火勺、水煎包、玫瑰饼、什锦元宵等。都脍炙人口,流传久远。哈尔滨的家常风味是集满、回、汉、朝鲜等多民族饮食习惯于一体,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例如白肉血肠、渍菜粉、雪里蕻炖豆腐、氽白肉等。
  在传统的大菜中有虎皮肘子、浇汁鱼、香酥鸡、鸡茸扒猴头、红烧鹿筋等,都是些经济实惠,百吃不厌,回味悠长的佳肴。哈尔滨还有以龙江特产原料开发独创的主题宴席,如“飞龙宴”“冰雪宴”、“皇鱼宴”、“兴安岭珍宴”、“松花江鱼宴”等,也深受外埠客人的喜欢。除上述外,最具特色的要数熏卤酱制品了。如生熏马哈鱼、烧鸡、红肠、松仁小肚、粉肠等,这些制品不仅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同时也是馈赠亲朋好友的礼品。 来源:考试大-导游

责编:xufen

分享到 更多

收藏此页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教师资格课程随意学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导游
-->

热点专题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