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游记欣赏:石河子“聆听”艾青

http://zige.eol.cn  来源:  作者:  2012-07-23    

来到素以“戈壁明珠”、“文化绿洲”、“诗城”著称的军垦新城——石河子,拜遏神交已久的心中圣殿——艾青诗歌馆。
  诗歌馆占地面积6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84平方米,设四个展厅和一个多功能学术厅,其中一、二展厅用大量珍贵的图片、手稿、书籍、收藏品等,真实地反映艾青的生平事迹、光辉成就及巨大影响。馆前是宽阔的诗人广场。诗歌馆由文怀沙先生题写馆名,并雕有艾青头像,下面则是以浮雕的形式集中刻画了艾青诗歌中的中心意象——太阳、火与大地。在它们中间则是石河子人引以为豪的艾青写给这座新城的赞美诗《年轻的城》:“我到过许多地方/数这个城市最年轻/它是这样漂亮/令人一见倾心……”
  艾青是我国具有世界影响的现当代诗人,被誉为“诗坛泰斗”。他虽然已去世11年,但他的影响依然在。温家宝总理几次在答记者问时引用艾青的诗句,更成为人们争相传诵的美谈。当年,许多受他影响的文学青年,如今也许不再写诗,在那份“诗人必须说真话”的率真和执著依然闪烁在他们的人生征途上,发出璀璨的光芒。
  艾青是浙江金华人,却在新疆石河子度过了他人生中最艰难最难忘的日子。1957年,他被错划为“右派”,1959年来到新疆,次年全家落户石河子。虽然,1961年他就被“摘帽”,但他并没有离开石河子。“文革”期间,他再次受到冲击,甚至一度被安排扫厕所,许多珍贵的诗稿被毁,但他对光明的礼赞也并没有停止。1975年,他因右眼失明、左眼视力减退,经批准离开新疆进京就医,才结束16年的“流放生活”。之后,他选编出版了又一次轰动诗坛的诗集《归来的歌》——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摘自《礁石》)
  在石河子,年过半百的艾青尽管被扼住了歌喉,但他乐观而达观地生活着,经常深入一线,和军垦战士一起生产和劳动,把辛勤的汗水洒在绿洲的土地上,饱含深情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篇,热情地歌颂石河子和它的建设者,赞颂荒原开拓者的艰苦创业精神。石河子的一大批青年诗人,在他的关怀和影响下茁壮成长,并走上诗坛。
  1996年5月5日凌晨,艾青在春雨中走完了他86年的人生旅程。仅仅过了半个月,石河子人民就为艾青正式奠基兴建这座具有永久纪念意义的诗歌馆,两年后正式开馆,成为我国第一家以诗人名字命名的诗歌馆。不久,艾青的家乡金华则建造了艾青纪念馆。
  当年艾青诗歌馆的主要筹建人、《绿风》诗刊副主编彭惊宇说,诗歌馆最为珍贵的是艾青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数十万字的《绿洲笔记》手稿和臧克家、张贤亮、陈忠实、光未然、公木、公刘、管桦、昌耀等文化名人的墨宝。当年,包括《绿洲笔记》手稿等文物和珍贵资料从北京运来后,是他小心翼翼地打开了里三层外三层的包裹。他说,与杨牧、石河、李瑜以及何海涛、曲近等石河子许多有影响的诗人一样,他也对艾青充满了崇敬。2001年,他借参加浙江青田诗刊诗报研讨会的机会,特地去金华参观了艾青纪念馆。去年,浙江省作家代表团在黄亚洲的带队下,专程来参观了艾青诗歌馆。舒婷、白桦、雷抒雁等国内外知名诗人,纷纷前来石河子触摸诗人的脉搏。他透露说,艾青半身塑像刚刚完工,准备于这个月举行揭幕仪式。
  艾青诗歌馆工作人员张景远告诉记者,诗歌馆开馆以来,每年都有国内外的诗人、诗歌爱好者前来参观,年接待人数平均在3000人左右,多的时候有4000多人。
  告别诗歌馆已是晚上7点多,但此时的石河子依然阳光高照,分外耀眼。“活着的人好好地活着吧,别指望大地会留下记忆。”苦难和坎坷孕育了伟大的诗篇,艾青和他的诗依然那么年轻,光照着世人的生活。

分享到 更多

收藏此页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教师资格课程随意学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导游
-->

热点专题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