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造业转型升级浪潮中,被称作“工业牙齿”的紧固件数智化变革,是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作为全国重要紧固件生产基地,河北邯郸正面临产业数智化转型的“成长烦恼”——技术技能人才短缺、创新资源流动不畅、产教协同效能不足等难题,制约着当地产业升级步伐。
如今,邯郸市紧固件产业全链条数智化市域产教联合体的深度实践正逐步打破这一局面。该联合体由邯郸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地方政府、龙头企业、科研机构构建而成,以“产教融通、平台共享、赋能产业”为核心,将教育筑基、科技赋能、人才培育紧密串联,探索出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合的改革路径,为区域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支撑,打造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邯郸样本”。
四方联动聚合力 产教融通破难题
“以前企业搞数字化改造缺技术缺人才,学校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又与企业需求有差距。”河北永年工业园区一家紧固件企业负责人感慨道出行业困境。针对这一痛点,邯郸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构建政府统筹、企业主体、院校支撑、科研赋能的“四位一体”产教融合新生态,通过整合资源与创新机制,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产业集聚区精准下沉,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耦合。
其中,由鑫方盛数智科技公司捐助、政企校共建的永年学院(专精特新产业学院)成为重要载体,全面落实“共建平台、共育人才、共促就业、共谋发展”的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精准培养契合紧固件产业数智化转型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三链融合建平台 砺技铸才强产业
“要不是联合体科技服务团队上门‘问诊’,我们的生产线数字化改造还得走弯路。”邯郸某紧固件企业负责人所说的“问诊”,正是联合体依托平台资源开展的精准服务。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构建起“一体两盟三院六中心”产教融合平台体系,通过数据共享、资源互通、任务协同,打通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的“最后一公里”。
依托这些平台,邯郸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政企组建4支科技服务团队,深入100余家链上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企业项目融入课堂、能工巧匠走上讲台、教师团队深入企业、师生作品走向市场”的良性循环。学生参与企业网络运维、应用软件开发、数据分析等项目,教师则带着教学问题到企业实践,既提升了师生的实战能力,也为企业解决了实际难题,实现了产业链、技术链、人才链的深度贯通。
双向转化赋新能 创新驱动提质效
在邯郸紧固件产业数智化转型中,联合体的“双向转化”机制成为关键推手——一方面将企业技术难题转化为科研课题,另一方面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生产力。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依托河北省高校知识产权大数据与智慧服务应用技术研发中心、河北省技术转移中心等省级平台,全面推行“揭榜挂帅”机制:企业根据生产需求“出题”,学院组建“师生攻关团队”“答题”,将企业难题转化为服务团队的研究课题。截至目前,团队已为企业解决实际技术问题30余项,其中所开发的“导热油电加热云监控系统”成果,助力企业降低能耗15% - 20%。
在成果转化方面,联合体联合企业孵化发明专利3项、其他类型专利10项,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培训1300人次,为中小企业注入持续创新动能。“以前我们不敢轻易投入研发,怕技术不成熟、人才跟不上,现在有了联合体的支持,我们搞创新的底气更足了。”当地一家小微企业负责人说。
成效彰显惠民生 示范引领启新程
一系列创新实践,正转化为推动邯郸紧固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实在在成效。联合体开发的“恒创工业园区环保监控系统”服务永年区90%以上紧固件企业,实现废水废气达标排放,降低生产成本30%以上;《永年紧固件检测中心检测管理平台》将产品检测效率提升30%,助力企业抢占市场。
在合作层面,联合体与小米公司合作入选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2025年度新一代智能技术产教融合促进项目,联合邯郸市永年区紧固件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入选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单位,影响力持续扩大。
人才培养成果同样亮眼。学生技能证书考取率超90%,近三年获国家级奖励10项、省级106项、市级200余项,2024年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斩获银奖2项、三等奖1项。毕业生本地就业率连续三年超75%,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9.18%,91%在两年内成长为企业技术骨干,实现“培养一个、就业一个、带动一个岗位”。
展望未来,联合体将建设“产教融合智慧大脑”,整合岗位需求、教学资源、技术研发等数据,实现对园区90%企业的精准服务覆盖;同时拓展社会服务领域,加速成果转化,强化“五金”建设与“产教虚拟教研室”效能,推动一体化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
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再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邯郸市紧固件产业全链条数智化市域产教联合体的探索实践,正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和职业教育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