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河南农业大学专家再访“萝卜大王”
2025-07-17 15:14:00
  7月以来,河南连续多日发布高温红色预警,正式进入了“烤箱模式”。大田里的庄稼受影响大不大?带着这个疑问,7月16日,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叶优良教授、植物保护学院耿月华副教授,以及校友联络办公室主任胡明忠、副主任闫东一行,专程赴商丘回访被誉为“萝卜大王”的永城市民乐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负责人冯雷。
  盛夏的永城市蒋口镇洪楼村,连片的玉米地绿意盎然。“是今年胡萝卜不挣钱吗,萝卜大王怎么改种玉米了?”“也没见到有人浇地,这儿的玉米怎么没一点受旱的样子”还没见到冯雷,更多的问题又迎面而来。
  连续四次捐赠:一心助农的陌生朋友
  说起农大与冯雷的结缘,是一个农民自发捐款的暖心故事。故事的开始是2022年9月5日,河南农大教育发展基金会接到了一个电话,“你好,我想给农大捐款一万块,请问怎么转账。”直接打电话要转账方式的,就是冯雷。作为“盛产”校友企业家的河南农业大学来说,接受捐款不足为奇。但是,一位过去和农大没有任何交集的农民朋友要给学校捐钱,也令学校十分意外和感动。更让学校没想到的是,2023年6月15日,冯雷再次向学校捐赠两万元。连续两次的慷慨解囊,也让学校对这位神秘的“农民朋友”产生了好奇,“一位农民能这么支持农业大学,我们必须上门道谢。”连续四次对接冯雷完成捐款的闫东深情回忆:“当时我们都很感动,就想来看望这位一心助农的农民朋友,没想到一见如故……冯雷之后也每年向学校捐款,至今已经四年了。”
  “头雁”展翅:从课堂到田间的蜕变
  2023年9月,冯雷作为河南农业大学“头雁计划”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项目的学员,来校系统学习了现代农业管理技术,现场聆听了叶优良等专家教授的授课。此次回访中,叶优良深入了解了冯雷学成回乡后的实践成果:合作社面积已扩至近万亩,并全部推广了水肥滴灌技术,40度的大太阳下,坐在办公室吹着空调就能施肥浇地。更可喜的是,冯雷回乡后深入结合河南独特的气候特点,创新性地设计了“萝卜+玉米+萝卜”一年三茬的种植模式,利用春萝卜和秋萝卜之间的空窗期,加种一季青储玉米,不但有效避开了萝卜病害高发的夏季,实现了萝卜种植向绿色有机化的发展,更显著提高了合作社成员的收入。耿月华对此给予了高度认可,认为这种模式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和光热条件,既提高了单位面积产值,又契合豫东地区农业生产实际,展现了新时代农民的智慧与勤劳。
  “目前合作社年产值已突破亿元,从前管理靠经验,现在真得靠技术了!”冯雷感慨,“头雁计划教会我用科学方法优化产业链,不断提升了销售效益。”胡明忠对此高度评价:“冯雷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正是‘头雁’引领乡村振翅高飞的最佳例证。”
  人才支撑:破解发展新痛点
  在郁郁葱葱的玉米地,叶优良、耿月华现场“把脉问诊”,也为我们解开了玉米涨势旺盛的原因:所有玉米田都用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将地下水进行沉淀后再使用,避免了堵管道,还提高了水温,同时精准了肥料使用量,提高水肥利用效率。聊完了生产技术,冯雷接着表示,“缺技术、缺管理,说到根上还是缺人”“招不到人啊,现在最缺的就是懂技术的基地负责人,”冯雷说,“近几年合作社发展很快,可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没人,年轻人往往给高薪也不来农村,合作社很多发展规划是看得到,没人干,等于是地上掉钱也没人捡……现在就想多招些愿意扎根农村的青年人。”面对冯雷提及的“管理技术人才荒”,胡明忠表示:“学校将积极推荐优秀学生来合作社实习实训、就业,持续引导学农青年学子投身乡村振兴一线,同时也可以为合作社人员提供定向培训。”
  科技小院:播下未来的种子
  本次回访的另一个核心是确定“科技小院”的共建框架。叶优良介绍,“科技小院一头连着高校科研,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从创建之初,它就在努力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脱节、科技人员与农村农民脱节问题。”“小院不仅要解生产技术难题,更要成为人才的‘孵化器’!”叶优良强调:“农业大学的学生,脚上就是要沾泥土。办科技小院就是要让学生愿意来到农村、建设农村、留在农村”。自成立以来,河南各地的科技小院有效带动了涉农高校深化学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在培养一大批青年农业人才的同时,也为农户提供了“零距离”的科技指导和服务,帮农业解决实际的生产难题。对此,冯雷则难掩期待:“科技小院如果能落地,有信心能让合作社农民每亩再多挣几百元!”
  “农民对农大的信任,就是我们肩头的责任,”叶优良表示,“正是无数农民朋友对学校的支持和期待,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在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强省的伟大征程中,河南农大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希望科技小院能让农大‘厚生丰民’的文化基因在这片黄土地里持续生根发芽。”
  从一位农民连续四次捐赠助农的质朴心愿,到一座科技小院的发展蓝图,河南农大与冯雷的校友情生动诠释了“知农爱农”的深层含义。这座即将拔地而起的科技小院,不仅是技术转化的枢纽,更承载着千万新农人对智慧农业的期待——在这里,每一颗萝卜都将讲述着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农大故事。(通讯员:黄璞 耿月华)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