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服务落地惠民生: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青年学子的基层服务答卷
2025-07-21 11:59:00
  基层,是离人民群众最近的地方,是国家政策落地生根的“最后一公里”,也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广阔天地。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25年“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多个基层服务社会实践团带着“扎根基层,奉献青春”的种子,分别奔赴开封市朱仙镇、许昌市、驻马店、南阳等地,用实干行动让青春在基层绽放出绚烂之花。
  走村入户察实情
  通达书院静4社区“党建引领·科技赋能·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荥阳乔楼镇,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
  实践团队主动对接乔楼镇党委及各村党支部,筹备暖心慰问物资,走村入户,为村民送上暖心祝福与慰问。在采访扎根乡村建设一线的老党员时,团队秉持"察实情、做实事"的实践初心,结合对网格化治理模式的调研思考,以细致走访摸清实情,用耐心询问倾听心声,在躬身实践中深化对乡村治理的认知。
  队员们还聆听老党员口述村史,在沈洼村、聂楼村“脚上沾泥、心中有光”的奋斗故事里,真切触摸到扎根基层的坚守与为民服务的热忱,深刻体悟到青年一代在乡村振兴浪潮中的使命担当与时代责任。
  情润桑榆筑温情
  明德书院第1社区“乐龄传知,志暖桑榆”志愿服务实践团13名学子走进河南省老年公寓,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形式进行了充分调研,针对老年人普遍存在的“再教育”需求设计了系列特色课程。
  在“健康养护”课堂上,实践队员化身健身教练,带领老人们随着轻快的韵律舒展肢体,从颈肩放松到关节活动,配以耐心讲解,让原本安静的活动室逐渐充满了欢声笑语。而在“兴趣培养”课上,老人们练习了仙鹤、青蛙等造型的折纸技巧,用钩针技巧创作了杯垫、花朵等小物件,一位82岁的奶奶举起完成的折纸作品笑着说:“多少年没做过手工了,今天感觉自己又年轻了!”
  实践队员田帅和朱泓光在活动总结中写道:“当看到爷爷奶奶们为了折出完美的纸鹤反复练习,跟着节拍认真跳健身操时,我们真切感受到‘老有所乐’不是一句空话。他们眼中的光芒和脸上的笑容,就是对我们志愿服务最好的肯定,这种蓬勃的生命力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青春筑梦乡村兴
  弘毅书院"乡韵寻新"农业劳动暑假实践团的队员们兵分三路,带着对乡土的眷恋和乡村振兴的热忱,来到大寒泉、双楼张、西麻水三村开展实践活动,以青春之力激活乡村发展动能。
  队员李嘉旗在大寒泉开设乡村小课堂,将汉字拆解为趣味拼图游戏,通过“看图猜字”“偏旁部首接龙”等互动教学,让孩子们在欢笑中夯实语文基础。
  队员王泽源来到西麻水村,与村中老人倾心交谈,听老人娓娓讲述镇志与古树的故事,了解西麻水村深厚的文化底蕴。
  队员张博到双楼张村了解辣椒的种植与辣椒油的生产过程,凭借专业所学,为种植户出谋划策,协助相关人员拍摄宣传素材,借助社交媒体及电商平台推广产品。
  这场返乡实践,是青春力量与乡土情怀的深度共鸣,更是当代青年扎根基层、反哺桑梓的鲜活注脚。乡村振兴既需政策春风化雨,更待年轻一代携理想与本领归巢。当越来越多的青春身影躬身乡土,家乡的振兴之路必能越拓越宽,乡韵悠长的未来正缓缓铺展。(通讯员:王梦秋)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