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教育改革纵深推进、健康中国战略深入实施的关键时期,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十五五”发展规划暨高质量发展务虚会的召开,如同一座路标,为学校指明了前行方向。从专家报告的智慧启迪到校领导的殷切嘱托,从各院系的蓝图擘画到职能部门的务实思考,从21期“高质量发展大家谈”的思想碰撞到“长征精神”的时代回响。如何将务虚会上的共识转化为破局突围的动能,如何以“长征精神”为引领走好新时代的发展之路,是全体濮阳医专人必须作答的时代考卷。
一、以长征精神铸魂,在历史回响中凝聚发展共识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毛泽东同志在“雪地讲话”中的深刻论断,不仅镌刻着中国革命的精神密码,更为今天的奋斗者提供了精神滋养。路红显校长对“雪地讲话”的重温,绝非简单的历史回望,而是对学校发展精神内核的深刻叩问。濮阳医专的“升本”之路与高质量发展征程,本质上就是一场需要攻坚克难、接续奋斗的“新长征”。
这场“新长征”需要“宣言书”的信念引领。当陈清江教授解析医学科技前沿趋势,当王忠勇教授阐释“新双高”建设路径,当薛波教授解读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三位专家的报告实则共同构成了濮阳医专的“发展宣言”:唯有立足医学前沿、紧扣时代需求,才能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站稳脚跟。
这场“新长征”需要“宣传队”的共识凝聚。各学院党总支书记对党建工作的梳理,彰显了党建引领发展的政治自觉;各院部负责人对学科专业的规划,体现了特色铸就优势的发展思路;行政教辅部门对治理效能的思考,凸显了服务保障发展的责任担当。不同岗位的教职工以各自视角解构发展命题,最终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目标下形成共振。这种上下一盘棋的合力,正是“宣传队”的核心使命——让每一位教职工都成为学校发展的参与者、推动者、受益者。
这场“新长征”需要“播种机”的实干情怀。医学教育的成果,最终要体现在守护人民健康的实践中。无论是类脑实验室建设的探索,还是特色专业群的打造,抑或是数理医学与人工智能的交叉尝试,都是在为区域医疗卫生事业“播种”希望。正如路红显校长所言,要追求“思想、价值、教育质量、师生发展条件”的全方位富裕,这种“富裕”的种子,必须播撒在实干的土壤里。
二、以创新方法破题,在机制创新中激活内生动力
长征的胜利,既靠坚定的信念,也靠灵活的战术。今天的濮阳医专,同样需要校训“笃行”的智慧——通过机制创新让肯干者得实惠,让有为者有舞台,让创新者有底气。路红显校长明确指出,绩效考核增量向“为升本做出巨大贡献的同志倾斜”,这不仅是对实干者的承诺,更是对“躺平者”的警示,为学校发展注入了“不进则退”的紧迫感。
激活动力,以机制创新破动力不足之困。学校2023年实施的“56 项重点工作”与2024年推进的“75 项专项工作”,已经证明了“主动作为”的成效。面对“十五五”的更高目标,唯有打破“ 干多干少一个样”思维,让“多劳者多得、优绩者优酬”成为常态,才能激发“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内生动力。医工交叉领域的探索之所以坚持推进,正是因为看到了人工智能与医学教育融合的广阔前景。这种“不等不靠、主动出击”的精神,应当成为全校上下的行动自觉。
激活动力,要构建精准化的考核体系。“5+25+N”目标任务体系的提出,将学校发展分解为可操作、可量化、可考核的具体项目,避免了规划沦为“空中楼阁”。其中,“5大抓手”直指学科、专业、平台、师资、治理等核心要素,“25项项目化运作”确保了任务落地的可操作性,“N 项具体举措”则为基层创新留足了空间。这种“目标—路径—保障”的闭环设计,让每一项工作都有明确的“责任田”,让每一份努力都能得到公正的“成绩单”。
激活动力,要培育“主人翁”的担当精神。教职工是学校发展的“主体”而非“客体”,暑期的“积极思索”不是额外任务,而是对“学校发展我有责”的自觉践行。从医学教育创新到科研平台建设,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到社会服务能力提升,没有旁观者,只有参与者。正如部分院部提出的“地域需求导向”,只有让教职工真正扎根这片土地、心系这份事业,才能在“沙场”上亮出真本事、拿出硬成绩。
三、以争先意识领航,在时代浪潮中锚定发展坐标
长征的奇迹,在于在黑暗中望见光明,在绝境中开辟新路。今天的濮阳医专,同样需要这种“敢于争先”的魄力——在医学教育变革与人工智能浪潮中,找准属于自己的航道。
“争先”需要锚定“大方向”。路红显校长提出的四大聚焦方向,实则是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聚焦共同富裕,解决的是发展价值导向问题;聚焦统一大市场,解决的是资源对接问题;聚焦教育教学体系,解决的是核心竞争力问题;聚焦新质生产力,解决的是发展动能问题。这四大方向,与健康中国战略中“基层强”的目标高度契合,与河南“建设健康中原”的部署同频共振,为“争先”找准了坐标系。
“争先”需要打好“组合拳”。学科建设上,既要巩固临床医学、护理学等传统优势,又要培育数理医学等新兴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上,既要强化“早临床、多临床”的实践特色,又要融入人工智能等数字素养;社会服务上,既要对接区域常见病、多发病防治需求,又要参与医学科技前沿探索。各学院提出的类脑实验室、特色专业群等具体规划,正是“组合拳”的生动实践,唯有如此,才能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竞争优势。
“争先”需要保持“持久力”。高质量发展不是百米冲刺,而是马拉松赛跑。“十五五”规划的落实,不能满足于完成指标,而要追求突破超越;不能止步于规划文本,而要扎根于发展实效。从厚积薄发到崛起倍增,需要的是一以贯之抓落实的韧劲,是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定力。正如路红显校长强调的,“规划是‘面子’,高质量发展路径才是‘里子’”,这个“里子”的打造,需要日复一日的打磨、年复一年的积累。
当21期“大家谈”的思想火花渐成燎原之势,当“长征精神”的种子在每位教职工心中生根发芽,我们有理由相信:濮阳医专必将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医学教育的版图上写下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这条路或许漫长,但正如长征的胜利启示我们:只要目标坚定、步调一致,就没有翻不过的山,没有跨不过的河。
濮阳医专的“新长征”已经启程。让我们以务虚会为起点,让长征精神照亮前路,把“升本”目标和十五五规划转化为“奔跑”的节奏,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转化为“实干”的行动,在医学教育的征程上笃行不怠,为守护人民生命健康注入更多“濮阳医专动能”!
(中国教育在线 来源: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