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赋能产业 匠心点亮未来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多活动启幕产业人才培育新篇
5月10日上午,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成人高等教育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2025年十堰市产业工人学历与技能提升开班仪式、“劳模工匠进校园”行动暨“车城工人大思政课”在产教大楼四楼报告厅举行。活动由学校与十堰市总工会联合主办,以“知识赋能产业,学习点亮人生”为主题,旨在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校工会主席陈海峰在致辞时表示,作为扎根十堰的特色高校,学校始终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使命,深化校政企协同,构建“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三链融合的育人体系。此次成人高等教育项目聚焦汽车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需求,量身定制课程体系,培养“德技并修”的复合型人才,为十堰建设中部崛起战略支点提供智力支撑。
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凌燕在讲话中强调,产业工人是实体经济的“钢筋铁骨”,是技术创新的“探路先锋”,更是社会发展的“坚实柱石”。她指出,此次行动是落实《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重要实践,通过“全生命周期培养”“全要素资源保障”“全社会协同共进”三大举措,打造十堰产业工人“双提升”品牌。她号召广大职工以劳模工匠为榜样,将个人理想融入城市发展大局,在党建引领下勇当新时代的奋斗者。
匠心传承,劳模思政课激荡奋斗力量。在“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中,全国劳动模范王孜、余盛林应邀登上“车城工人大思政课”讲台,分别以“从技术攻坚到匠心传承——我的成长之路”“守正创新——助推传统绿茶转型升级”为题,分享扎根一线、创新突破的奋斗故事。他们的讲述生动诠释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为300余名新生及产业工人学生上了一堂深刻的思想教育课。活动现场,市总工会与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为两位劳模颁发“兼职导师”聘书,推动工匠精神薪火相传。
仪式上还为2024届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获得者代表接受拨穗授礼,标志着他们正式成为服务地方产业的新生力量。2025级新生代表丁文静表示,“新时代产业工人需要终身学习,我们将以劳模为标杆,用知识武装自己,用技能回馈社会。”
活动期间,与会人员参观了学校汽车科创科普基地,沉浸式体验智能网联汽车、绿色制造等前沿技术成果。学生代表走进校园食堂,感受大学文化氛围。分会场通过直播同步覆盖全体新生,掀起“学习赋能产业”的热潮。
十堰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郭升平,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继红,市教育局工会主席汤丽丝,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教务处、人事处、校工会、继续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劳模工匠代表、企业职工及师生代表等350余人参加了活动。(通讯员:王文静)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