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湖北职院 :劳模宣讲校友回家 匠心筑梦职场启航
2025-05-16 19:47:00
作者:

5月14日,孝感市2025年“职教活动月”全国劳动模范进校园、“才聚荆楚·共建支点·百县进百校联万企”2025年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春季医护类招聘会举行。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企业家代表、校友代表等走近师生,走进招聘现场,宣讲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促进学校与企业、社会的深度交流,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注入新动力,助力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推动职业教育更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榜样力量润心田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新时代青年学子成长成才成功的“精神钙片”。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大力弘扬劳模精神,扎实推进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14日上午,“全国劳模司献凤进校园”主题宣讲活动在南校区崇德礼堂举行。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队季军司献凤,将个人成长置于时代发展脉络中,生动展现了中国工人阶级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使命担当,用一个个充满汗水与智慧的案例,勾勒出当代中国工人“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精神图谱。

校长郭沙在宣讲会上致辞。他勉励同学们以劳模精神为引领,培养“择一事终一生”的信念;以劳动精神为底色,磨炼“千万锤成一器”的本领;以工匠精神为追求,锻造“偏毫厘不敢安”的品格。

这堂行走的“大思政课”,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界限,将劳模精神转化为最鲜活的教材,师生现场深刻感受到“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真谛并非抽象概念,而是无数平凡岗位上的执着坚守。

毕业“就”在孝感

几年来,湖北职院对接湖北省“51020”现代产业集群和孝感市“4+2”主导产业人才需求,调整优化专业结构。面向先进制造业及战略新兴产业,组建航天装备及精密智造、新能源汽车及装备、网络与信息安全3个专业群;面向重大民生工程领域,组建智慧康养、婴幼儿托育、现代基层医疗卫生服务3个专业群;面向现代服务业和城市更新领域,组建农产品数智供应链、智能建造2个专业群。成立了楚能新能源产业学院、首衡城农产品数智供应链产业学院等,有力支持了企业发展,为拓展科技服务能力,搭建了省市县三级产学研用训一体化平台,扎根孝感、融入产业、面向市场、接轨国际的办学格局已经形成。

这种“扎根产业办专业、依托专业兴产业”的发展路径,不仅形成“对接产业、支撑产业、引领产业”的良性循环,更塑造了“区域有什么支柱产业,就建什么专业群;企业有什么技术需求,就开展什么科研项目”的办学特色,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提供了生动样本。

“才聚荆楚·共建支点·百县进百校联万企”2025年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春季医护类招聘会有150家医疗卫生机构参加,涵盖临床医疗、中医诊疗、护理服务、医疗器械、健康管理、老年保健等多元领域,提供1800多个优质岗位,覆盖公立医院、民营医疗机构、医疗器械企业、健康管理公司等不同类型单位,岗位需求与学校临床医学、护理、口腔医学、康复治疗技术等专业高度契合,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搭建起双向选择的优质平台。

“前期与学校就招聘意向、条件及学生现状充分沟通,招聘现场应聘学生众多、素质较高,很有信心圆满完成15名人才的招聘任务。”孝感中医院副院长胡引珍说。

校友回家揽才

据统计,当天共有2000多名学生参加招聘会,初步达成就业意向960人,就业对接成效显著。

孝感市道德模范、孝感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学校第一届“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毕业生张俊元校友,这次也带着公司的多个岗位回校揽才。该公司近年来参与孝感市产业升级项目,期待与母校在订单班培养、实训基地共建等方面深化合作,让更多毕业生实现“毕业即就业、就业即成才”的职业理想。

张俊元表示:“母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我打下了扎实的实践基础,‘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更让我明确了服务家乡产业的初心。这次回到母校,既是为公司寻找‘能上手、留得住’的高技能人才,更是想用实际行动告诉学弟学妹,职业教育同样能成就精彩人生。只要勤于钻研、踏实肯干,从普通技工到技术骨干的成长路径也是人生坦途。”

才聚荆楚,立业澴川。应城四里棚卫生院(应城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陈建峰、武汉同馨复健中医门诊部法人黄仁伟、云梦伍洛卫生院院长柳本峰、孝南区第二人民医院院长谢志强、孝南区陡岗卫生院院长周能凡等校友,纷纷向学弟学妹发出邀请,“用青春和专业守护家乡百姓的健康,将母校的‘输血’与基层的‘造血’相结合,真正筑牢区域医疗保障网。”

广西杨强医院陈章莲校友、宁波慈中口腔朱静峰校友、牙康安口腔孙雅琪校友等带队参加招聘会,与学校多名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

“小故事”讲好“大道理”

感悟劳模精神,开启奋进征程。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司献凤用质朴的语言阐述了平凡岗位中的伟大,展示了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感人事迹,让在场师生近距离感受到劳模精神的强大感召力。

司献凤接受采访时说,我们青年人干事创业的本领,藏在“愿意把小事儿看大”的眼里,“不怕把重复活儿做精”的手里,“不管工作情境怎么变,都能守住自己节奏”的心里,耐得住寂寞,担得起责任,开创新天地!

“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金奖获得者、护理学院2023级学生杨婧悦说,“聆听报告后,我更加坚定了深耕智慧健康养老领域的专业初心。我会将中华孝文化与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相融合,贯穿于为老年人服务的日常点滴中,为‘健康中国’建设及湖北老龄事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医学院2022级学生蒋熙、周元表示,“作为全科助理乡村医生定向培养班的成员,我将回到家乡,把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为我们的广阔天地,为中国式现代化孝感篇章贡献医学力量。”

“我深知家乡发展的不易,明白建设故土的责任重大。我要向学长熊文文学习,毕业后我将回到大悟,把专业所学转化为服务家乡的实际行动,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里挥洒汗水,为推动大别山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家乡父老的生活条件全力以赴,让青春在建设家乡的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从大别山走出来的2025届学子柳坤同学在招聘会上立下誓言。

(通讯员:陈灏)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