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轻工大学李晨:从“四有”优秀军人到国奖得主,每一个“战场”他都全力以赴
“我出生于新疆博乐,从小听着兵团建设家乡的故事,曾经的戈壁,因部队蜕变为繁华城市,架设电缆的军人,是我心中的‘点灯人’,我想像他们一样,穿上军装,建设祖国……”
日前,在武汉轻工大学2025年“五四”青年学生表彰大会现场,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退役复学大三本科生李晨作为卫国戍边代表,分享了他在部队707天、重返校园457天的励志故事。

“当兵就要当尖兵,下连就要出任务”
李晨对军营的向往,始于血脉里的传承。爷爷和舅舅的军功章在他心中种下了军旅梦。
“考核政审都通过了,仅仅因为视力被刷下来,我不服气。”在2020年高考因视力与军校失之交臂后,这个倔强的新疆小伙考入我校后又接连两次报名参军,并为此做了视力手术。2021年9月,他终于如愿以偿,走进武警天津总队某机动大队,开启了身穿戎装,淬火成钢的707天。
新兵连里,面对耐力和力量跟不上的“短板”,3公里、5公里长跑的“噩梦”,李晨给自己“加餐”训练:训练场上战友跑5组,他跑6组;战友做100个俯卧撑,他做120个;战友休息了,他继续推杠铃……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以优异成绩通过新兵连的考核,并拿到了战术匍匐前进第一、精度射击第二的好成绩。

2021年夏季的一个午后,李晨所在营区后方的芦苇场地突然起火。为不影响大队集结速度,李晨隐瞒并忍受腿部疲劳性骨折的伤痛,跟随部队5公里奔袭至火场。李晨和战友们一起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手握灭火把冲进浓烟,火星溅在手臂上烫出燎泡也没有退缩,与消防人员配合一同扑灭了大火。
“当兵就应该这样,有血性,敢冲锋!”任务结束后,中队长对李晨给予了特别的表扬。李晨说,“这次任务让我第一次意识到,自己不再是个孩子,而是一名军人,要为人民的利益奋不顾身。”
2023年8月,受台风“杜苏芮”影响,京津冀地区遭遇特大洪水。都说退伍保安全,但李晨毅然写下请战书,主动奔赴抗洪一线。
在海河大堤上,他与战友们和洪水争分夺秒。哪怕体力透支也不停下,扛不动就背、背不动就抱、抱不动就抬,后来为了加快筑堤速度,李晨摘掉手套徒手搬运沙袋、后背晒得脱皮也没有停歇。“困了就倒在堤坝上眯一会儿,饿了就着咸菜啃馒头,3天总共只睡了5、6个小时”。当洪水退去,他们又投入清淤工作,直至每一寸路面都重现本色,村庄恢复基本生活秩序。当人们来送行时,李晨感觉一切都值得。
因表现优异,李晨在服役期间先后担任新兵连副班长、中队通讯员等职务,第一年立功受奖荣获“四有”优秀军人、“文艺标兵”、军训“优秀教官”等称号,第二年破格担任机动班副班长。
面对旁人眼中的“苦”,李晨并不觉得。他说:“当兵就要当尖兵,下连就要出任务,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是军人的价值所在,一切都值得。”
“只要肯下功夫,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2023年9月,退役复学后,李晨转专业到了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就读于大二年级。
横亘在李晨面前的,是三重难关:跨年级补修大一13门课程,跟上大二9门课程的学习,填补电路原理、控制理论等难点,这让他一度怀疑自己的选择:“转专业是不是太冲动?是不是该从大一开始从头再来?”但骨子里的那股“不服输”劲头,以及老师们的鼓励让李晨逐渐稳住了阵脚。
他带着在部队淬炼出的“只要肯下功夫,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精神,开始了新的“战斗”。当“钢枪”换作“钢笔”,书桌成为了他的“主战场”,李晨坚定要打一场“漂亮仗”的信念。
从周一到周六,从早8:00到晚9:00,李晨的课表排得满满当当。上完课,他回到寝室继续消化当天所学内容。遇到不懂的知识点,李晨积极请教老师和同学,反复观看网课,认真做笔记,一遍看不懂看两遍,两遍看不懂看三遍,直到掌握为止,几乎每天都是凌晨2、3点左右睡觉,早上7点多爬起来再去上课。“困了就擦一下风油精,累了就听听歌、跑跑步等调整一下。”李晨说。

这份执着让他在复学短短一年后交出亮眼答卷:高等数学、C语言、模拟电路等核心课程均突破90分大关,学年加权平均分达87.38,从“专业小白”一路逆袭至班级榜首、年级第四,更将国家奖学金、“一念元卓越奖学金”收入囊中。
谈及这段蜕变历程,李晨坦言:“我只是做了我想做、能做的事,没想到会取得这样的好成绩。成绩也不能代表自己学得有多好,但对我是莫大的鼓舞。”
“搭把手给个劲能温暖别人,也能快乐自己”
身穿笔挺的军装,他是一名光荣的武警战士;而褪下那抹橄榄绿,他便是一名甘于奉献、敢于担当的新时代大学生。
李晨身兼武汉轻工大学迷彩青年协会会长、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星火团”负责人、楼栋长、学院沂蒙精神宣讲团成员等多重职务,是当之无愧的“多面手”。

退役复学一年以来,他作为辅助教官连续两年参加新生军训,并负责军训教官公寓的保障工作,获“优秀军训助理教官”荣誉称号;热心参与学校学院征兵、“沂蒙精神”宣讲等工作,被评为“迷彩青年协会优秀征兵个人”;认真备战湖北省第三届大学生国防竞技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荣获单兵过障赛男子个人项目步枪精度射击、步枪速度射击等省级二等奖,职业规划大赛省级银奖的好成绩;帮同学们搬运行李,多次参与献血、传递生命希望……对此,李晨说,“搭把手给个劲能温暖别人,也能快乐自己。”
从“迷彩绿”到“轻工蓝”,李晨在不同的“战场”上书写着同样的热血青春。他用军人的铁律征服知识的高山,用奉献的初心点亮青春的灯塔。这颗“最亮的星”,正以不灭的光热踏步于追求梦想之路,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通讯员:袁子煊)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