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武工大师生开展图像识别与三维成像智能高科技科普活动
2025-08-01 16:53:00
作者:
  7月31日上午,武汉工程大学电气信息学院陈艳菲教授带领模式识别与化工过程自动化团队师生赴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东街当代社区给20余名少年儿童开展图像识别与三维成像智能高科技科普活动。
  陈艳菲从萝卜快跑等话题引入,启迪孩子们思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AI、三维成像等知识。活动现场,团队师生精心准备了趣味互动环节。孩子们通过“重建小手”体验了实时三维扫描技术的神奇,亲眼看到自己的小手被计算机瞬间“认出”。在三维成像体验区,大家争相围观通过特殊设备扫描的小物件后,屏幕上实时生成立体模型,并尝试了简单的虚拟旋转操作。团队成员耐心讲解原理,手把手指导操作,将抽象的前沿科技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趣味体验。孩子们排队亲身体验,感受到科学的魅力。
  武汉工程大学模式识别与化工过程自动化团队依托湖北省劳模创新工作室积极开展科普活动。团队通过生动有趣的科普活动——图像识别与三维成像智能高科技,探索AI如何“看”世界,在孩子心中点燃好奇的火花,丰富了学生们的课外知识,激发了孩子们对人工智能科学技术的浓厚兴趣,让智能概念变得触手可及,在欢乐互动中引导启智,培养未来的“小小AI探索家”。
  武汉工程大学模式识别与化工过程自动化教师团队由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湖北十佳师德标兵获得者洪汉玉教授2010 年留学回国后组建,在我国高超飞行器气动光学效应校正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团队经过 20 多年的持续攻关,提出了气动光学数学校正方法,解决了我国高超飞行器 重大装备 “看得清、看得远、看得快”问题,图像清晰度提升 82.6%,应用于我国高速飞行器重大装备,支撑了国家重大工程的实施和重大装备的研制;成功应用于“神九”“神十”等重大航天任务的监测保障,提升我国空间态 势感知目标监测图像利用率,从 8.1%提升至 80.1%,为我国地天协同空间目标监视做出了重要贡献,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研奖励。(通讯员:吴锦梦)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