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11月3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科院、中国工程院、全国学联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九届“挑战杯”中国移动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圆满落幕。
武汉工程大学斩获主体赛一等奖1项,“人工智能+”专项赛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人工智能+”专项赛特等奖数量,位居全省高校前三省属高校第一。

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助力人才培养,校党委书记汪伟、校长张彦铎多次指导慰问科创团队,强调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关键领域,坚守初心使命,深化改革创新,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在科技报国的征程中展现青春担当。校党委副书记李志旭亲临决赛现场全程指导,就赛事组织筹备与保障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自本届“挑战杯”大赛启动以来,校团委联合相关部门积极动员各学院青年科技人才和科创团队,建立“校院一心、院部一体、院际协同”的高效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优势学科效能,不断激发师生参与热情。围绕“挑战杯”系列赛事共开展辅导70余场,形成“校院共育”的良好氛围,为重点项目备赛参赛打下良好基础。决赛前,各项目团队保持良好备赛状态,校内外专家联合学院领导、项目指导老师共同组织多轮模拟答辩,围绕项目背景、技术难点等方面进行提问与完善。

决赛现场参赛选手们思路清晰、汇报详实,展现了工大学子不畏挑战、敢于争先的良好精神风貌。经过角逐《柔光科技-后摩尔时代高端曲面电子器件共形装联装备》项目荣获主体赛一等奖;《AI焕“新”红歌赋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项目荣获“人工智能+”应用赛特等奖;《基于人工智能的药物高效筛选、预测与递送智能体构建》项目荣获“人工智能+”挑战赛特等奖;《ChronoBot-具身智能长时序任务》项目荣获“人工智能+”挑战赛一等奖;《AI金相分析师——基于深度学习的金相智能分析系统》项目荣获“人工智能+”应用赛二等奖。
第十九届“挑战杯”竞赛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搭建了“1+2+N”工作矩阵,即1个主体赛,“揭榜挂帅”“人工智能+”2个专项赛,举办“挑战杯”项目对接转化会、专场招聘会、青年发展型城市及人才政策宣介、青年科技创新研学等多个配套活动。本届竞赛共吸引来自全国2700多所高校的40余万件作品、300多万名学生参赛,共有640件和643件作品分别入围主体赛和“人工智能+”专项赛终审决赛,“揭榜挂帅”专项赛分别于2024年和2025年在北京、浙江和8个主擂台城市完成比赛。
在2025年“挑战杯”系列竞赛中,武汉工程大学共获特等奖4项(擂主2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3项、优胜奖2项,获奖数量和质量创历史新高,位居全省高校前列。
青春不止,挑战不断。学校将持续深化“挑战杯”等学科竞赛育人实效,聚焦助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围绕一流学科建设总体目标,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让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中国教育在线)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