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下午,蓝迪中都幼儿园大一班的教室里充满欢声笑语。湖北工程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逐光绘星宣讲团的7名志愿者俯下身姿,与孩子们平视交流,用故事和画笔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两弹一星”精神启蒙课。“看,这是火箭飞向太空的动画!”志愿者们精心准备的童趣动画片立刻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他们将复杂的科学知识转化为生动故事,让孩子们在聆听中感受老一辈科学家的奋斗精神。

“科学家爷爷们是怎样让火箭飞上天的呢?”面对孩子们好奇的提问,志愿者们用情景剧表演的方式,将“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的感人故事娓娓道来。他们不再是照本宣科的宣讲者,而是化身为孩子们的故事大王。宣讲团团长王珂表示:“虽然孩子们可能听不懂深奥的科学原理,但他们能感受到故事中的爱国情怀。”当志愿者们拿出精心准备的小礼物时,孩子们的眼睛亮了起来,对接下来的活动充满期待。最精彩的环节莫过于志愿者们变身为美术老师,分发画纸和彩笔,引导孩子们描绘心中的航天梦。

“我的火箭要飞得最高!”五岁的萌萌骄傲地展示着她的画作。在志愿者们的耐心指导下,孩子们认真勾勒轮廓,细心涂抹颜色,教室里只听见画笔在纸上沙沙作响。有的画了彩虹颜色的火箭,有的在火箭周围画满了星星,还有的把自己的笑脸画进了航天舱。这些充满童趣的作品,展现了孩子们对太空的无限遐想。完成创作后,志愿者们为每幅作品都盖上了特制的“两弹一星”纪念印章。这个小小的仪式感,让孩子们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大一班班主任张老师感慨:“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比单纯说教更有感染力。”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宣讲,更是一次思政教育创新的生动实践。志愿者们通过专业特长,将爱国主义教育自然融入艺术活动中,实现了“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围着我问关于火箭和星空的问题。”幼儿园周园长表示,“这种激发好奇心的方式,正是幼儿教育最需要的。”据宣讲团指导余老师介绍,未来宣讲团还将继续以“思政+艺术”的模式开展更多社区活动,让“两弹一星”精神以更丰富的形式走进人们的心间。引导青年学子在服务社会中彰显价值,让“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星星灯火”。(通讯员:余巳帆 魏麟欢 杨自鑫)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