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文华学院:以共情织就心灵守护网的全国风采心理委员王琳轩
2025-11-24 09:16:00
作者:

  心理健康是校园育人工作的重要底色,心理委员则是守护学生心灵成长的一线力量。在文华学院,人文学部新闻2301班学生王琳轩凭借对心理服务工作的热忱、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与细腻暖心的实践行动,入选《全国百名心理委员风采展》,斩获“全国大学生心理知识竞赛一等奖”。她用点滴付出筑牢校园心理防护线,成为师生认可的“心灵守护者”。

  深耕心理服务,从兴趣走向专业

  初入校园时,王琳轩怀揣挑战自我的想法与对心理知识的好奇,主动竞选心理委员。当选后,她以同学信任为动力,深耕心理专业知识,系统学习心理健康相关理论,主动与不同经历的同学谈心,在帮同学疏导情绪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备赛全国大学生心理知识竞赛期间,她整合工作经验与理论知识,联动其他班级心理委员补充实践案例,最终脱颖而出斩获一等奖,从“初学者”成长为兼具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心灵伙伴”。

  创新服务形式,破除心理认知偏见

  在担任心理委员初期,针对部分同学对心理服务存在认知偏差、担心隐私泄露而导致参与度不高的情况,王琳轩积极探索“趣味化+低压力”的服务形式。她摒弃传统灌输模式,在策划心理班会时以破冰游戏开场,结合情绪关怀小贴士与节日暖心留言等环节,使同学们在轻松解压的氛围中自然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兼顾了活动趣味性与教育效率。在推广“心理树洞”时,她刻意淡化“心理服务”的标签,突出全程匿名与隐私保护的承诺,有效缓解了同学们的顾虑。这一系列形式上的创新,不仅让更多同学愿意主动寻求心理关怀,也使后续活动参与度提升了近六成,充分体现了通过形式创新优化服务效果的重要作用。

  坚守服务边界,传递温暖正能量

  在王琳轩看来,成为同学信赖的倾诉伙伴,关键在于“无批判倾听、换位思考共情、守口如瓶靠谱”。作为心理委员,她始终清晰界定职责,牢记“是温暖连接者,而非专业心理医生”,遇到超出能力范围的问题,第一时间引导同学对接学校心理咨询中心。面对自身情绪内耗,她通过明确工作边界、运动倾诉、观看综艺等方式疏解,预留独处时间调整状态,保持情绪稳定,坚守“只有自己先处在阳光里,才能把温暖传递给别人”。

  如今,文华学院新增设心理活动中心,为校园心理服务提供更专业平台,王琳轩希望未来参与心理情景剧活动,将常见心理困惑转化为舞台剧情,还原真实场景情绪张力,让心理支持从“单向倾听”变为“沉浸式共鸣”,引导同学卸下心理包袱,接纳自我、理解他人。从主动竞选到深耕实践,王琳轩以“以己之光,暖人之心”的担当,在校园心理服务路上稳步前行,照亮更多同学心灵成长之路,让心理健康的种子在校园中生根发芽。(通讯员:陈正锐 胡婷 雷洁)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