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南京大学“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启动大会在仙林校区召开。南京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谭铁牛出席会议并作总结讲话,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谈哲敏主持会议。
谭铁牛表示,今年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也是学校“奋进行动”第一个周期的冲刺之年,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全面擘画了新时期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南京大学的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并对科学谋划南京大学“十五五”事业发展规划、持续完善“奋进行动”实施方案提出了明确要求。
谭铁牛就更好推动规划编制与实施工作提出四点要求。第一,深刻领会“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意义。高水平编制学校“十五五”事业发展规划,科学制定学校“十五五”规划落地方案即“奋进行动2.0”实施方案,是学校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发展进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更是推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南京大学建设方向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举措更加有力的战略之举。第二,充分认识“十四五”规划编制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五年来,学校党委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迎难而上、砥砺前行,稳步推动学校“十四五”规划各项举措落地见效,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规划编制的科学性有待加强,沟通联动的协同性有待加强,推动落实的执行力有待加强。第三,高质量做好南京大学“十五五”规划的编制工作。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强化战略引领,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和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重要回信精神作为编制“十五五”规划的根本遵循,将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作为编制“十五五”规划的基本依据。要坚持统筹“两个大局”,开阔思路视野,前瞻性把握学校面临的内外部发展环境,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的阶段性要求。要坚持开门问策,广泛凝聚智慧,坚持广泛调查,坚持集思广益。要坚持目标导向,实现重点突破,准确把握学校主要矛盾变化,精准突破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南大建设的关键短板和瓶颈制约。要坚持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创新,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开放互鉴促创新。要坚持系统观念,加强统筹协同,要发挥学校发展规划的统领作用,结合单位实际因地制宜谋划发展。第四,加强组织领导,为高质量编制“十五五”规划提供坚强保障。要着力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与保障激励机制,为规划编制保驾护航。学校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开展针对性指导与培训;各部门、各学院要压实规划编制责任,部门、学院之间要加强工作协同;要广泛宣传发动,鼓励动员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积极参与到规划编制工作中。
谭铁牛强调,科学谋划和制定“十五五”规划,是当前党和国家的一件大事,也是南京大学的一件大事。希望全体南大人以“想干事”的热忱、“敢干事”的担当、“会干事”的本领,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好南京大学“十五五”规划,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南京大学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谈哲敏表示,站在服务国家战略的高度和学校发展的全局,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事关学校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方向、战略重点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对于学校进一步明确未来方向、破解发展难题、优化资源配置、凝聚各方力量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他指出,高质量完成“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要坚持科学高质量规划,加强统筹协调。
谈哲敏强调,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一是要充分了解学院、学科发展现状,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明确未来发展方向。要将规划编制过程作为了解学校、了解全国乃至全球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重要契机,准确把握未来发展趋势,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提升规划的科学性与战略性。二是要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要着力培养高素质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自主培养能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要强化科技自立自强,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要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高校在区域发展中的支撑作用。三是要加强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是落实教育强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支撑,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要立足实际,科学谋划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深入思考人才引育策略,明确人才集聚路径,切实提升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实际成效。四是要考虑教育公平的问题,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教育公平问题,探索建立更加合理、可持续的资源配置机制,助力构建更加均衡的高等教育体系。五是要提升国际影响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学校要系统谋划国际化发展战略,主动融入全球高等教育体系,积极参与国际学术组织、联合科研平台建设,推动学科国际化发展,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与学术影响力。
谈哲敏强调,各单位各部门要加强协同配合,凝心聚力,群策群力,扎实推进“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为学校的未来发展共同谋划新的蓝图,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坚实支撑。
副校长陆延青回顾了南京大学“十四五”规划工作的主要内容、建设成效等实施情况,详细介绍了“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的背景、具体方案、总体要求和部署安排,明确了组织体系、阶段任务、责任分工和时间要求。
校领导刘淼、陈云松、索文斌、周志华、焦瑞华、李斌、闻羽、丁爱军、姜田,各职能部门、各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